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雪域高原逢盛世 砥礪奮進譜新篇——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8週年

2017年10月01日 15:24:18  來源:中國西藏網
字號:    

  秋風送爽、碩果飄香,當金秋十月的陽光灑向神州大地,我們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68歲華誕。此時此刻,天安門廣場上五星紅旗迎風招展,訴説著新中國68年風雲激蕩的光輝歲月,“祝福祖國”大花籃飽滿綻放,寓意著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在各個領域取得的纍纍碩果。全國各族人民滿懷喜悅與自豪,共同慶祝偉大祖國68歲生日,迎接黨的十九大盛會的到來。 

  68年間,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經歷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今日之中國,已經從“一窮二白”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由低收入國家進入世界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已達到8000多美元,7億多人口擺脫貧困,13億多中國人民的生活水準實現大幅飛躍,中國的發展也越來越惠及世界各國人民,為世界和地區經濟發展作出的貢獻越來越大。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要説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産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726”重要講話中,曾用“很不平凡”四個字來評價這五年走過的歷程。“嫦娥”奔月、雄安新區蓄勢待發、“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脫貧攻堅戰連連告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全面從嚴治黨、生態文明建設、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推進依法治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把握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發展的大勢,順應實踐要求和人民願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同時,這五年所實現變革的歷史性意義,將隨著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日益彰顯。 

  如果將鏡頭切換到位於祖國西南邊陲的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此時街頭到處洋溢著節日氣氛。布達拉宮廣場被巨型花籃和色彩斑斕、錯落有致的花壇裝扮一新。雪域高原各族兒女分享著祖國68歲生日的喜悅,更為身邊發生的翻天覆地的新變化,表達對祖國深深的熱愛和祝福。 

  五年來,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全國人民的無私支援下,西藏自治區呈現出發展速度快、品質效益好、民生改善實、改革開放深、生態環境優的良好局面。 

  經濟方面,保持又好又快發展,經濟總量實現重大飛躍,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明顯提升。2015年全區地區生産總值突破千億大關,2016年達到1150.07億元人民幣。 

  基礎設施方面,隨著國家對西藏投入力度的持續加大,以交通、能源、水利、通訊為代表的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 

  民生方面,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自治區堅持本級財政收入70%以上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舉全區之力推進精準脫貧攻堅,全面發展教育、文化、衛生、就業、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使發展成果惠及各族群眾。2016年,西藏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9094元,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7802元,保持了快速增長態勢。 

  産業發展方面,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轉變産業發展理念,突出“特”和“優”,在優化結構、提質增效上下功夫,特色優勢産業正成為西藏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生態環保方面,從堅定不移推進美麗西藏建設、大力推進生態保護工程建設、不斷完善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加強環境監管執法等6個方面著力,目前,全區森林、草原、濕地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絕大部分區域處於原生狀態。江河、湖泊水質全部達到或優於三類標準,城鎮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總體保持在95%以上。 

      文化事業方面,“十二五”期間,國家和西藏自治區對文化、新聞出版、光電等領域的重點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項目投入達26億余元。西藏群眾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各地建成文化廣場1616個和縣級民族藝術團排練場所39個,每年開展“五下鄉”等基層文化活動9萬餘場次,累計受益群眾8500萬人次。目前,西藏民族優秀文化得到很好的傳承發揚,特色文化産業發展勢頭強勁。 

  同時,西藏自治區不斷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的發揮政府作用,全面擴大開放層次和水準,創新對口援藏模式,借助外力增強內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改革開放取得顯著成效。 

  “我叫達瓦林周,是林芝市巴宜區章巴村的一名普通農民。這五年,我家的變化很大,不僅實現了順利脫貧,還開了茶館、蓋了新房,年收入也超過了五萬元。” 

  “我叫索朗加措,在扶貧崗位上已經工作17個年頭了,縱觀西藏扶貧開發歷程,我覺得變化最大的還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這5年。” 

  “我叫巴桑拉姆,今年42歲,是阿裏的一名環衛工人,從2013年開始,噶爾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環衛工作,給我們每位環衛工人每月增加800元的崗位津貼,這樣一年就增加了近萬元的收入,我們很多同事家裏是貧困戶,上有老下有小,負擔很重,一下子增加了這麼多工資,我們大家都很高興。” 

  ...... 

  如今,西藏人民正與全國人民一道,共用改革發展帶來的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到的實惠和成果,一同走上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困有所幫、殘有所助的幸福路。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這一充滿深情、質樸真誠的話語,既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全黨同志的諄諄告誡,也是我們黨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即將召開的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在未來的3年裏,我們要全力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接下來,又要接續奮鬥,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而努力。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西藏人民將會與全國各族人民一道,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精神,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親切關懷下,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援下,開創發展新局面,續寫奮鬥新篇章。 

  祝福祖國!祝福西藏!(中國西藏網 綜合/吳建穎)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