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劉延東出席中美大學校長與智庫論壇

2017年09月28日 08:49:57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紐約9月26日電(記者徐興堂 楊士龍)當地時間9月26日,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出席中美大學校長與智庫論壇併發表主旨演講。

  劉延東表示,今年是中美《上海公報》發表45週年。45年前,中美兩國領導人以長遠的戰略眼光和非凡的政治智慧,開啟了中美關係正常化的大門。45年來,兩國關係歷經風雨,不斷向前發展,不僅給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也為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鑒往而知來,我們可以從中美關係發展歷程得到幾點重要啟示:一是相互尊重,增進互信。雙方要始終尊重彼此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尊重彼此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以及發展利益。二是互利互惠,合作共贏。要始終聚焦共同利益,不斷擴大合作空間。三是求同存異,和而不同。不應把分歧作為對抗和衝突的理由,而是通過對話溝通,不斷擴大雙方共同點和合作領域。四是厚植友誼,共生共用。要通過加強人文交流,不斷夯實兩國關係的社會和民意基礎。

  劉延東表示,中國即將召開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是中國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將對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的工作作出戰略部署。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中國在過去五年裏取得了非凡發展成就。中國將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我們願與世界各國一道,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劉延東表示,人文交流是中美兩國分歧最小、共識最多的領域。過去7年來,中美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取得豐碩成果,豐富了兩國關係的內涵,也使中美關係更有溫度、更具韌性、更添活力。中方願與美方擴大人文交流的覆蓋面,增強民眾的獲得感,提升人文交流的影響力。大學和智庫不僅影響政府和公眾對中美關係的看法,而且影響下一代對中美關係的認知。希望兩國大學和智庫開展戰略性、前瞻性研究,聯合培養高素質人才,為中美關係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多發積極聲音,多做友好之事,以智慧和擔當為中美關係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美國亞洲協會會長施靜書、黑石集團主席蘇世民、前國務卿基辛格也分別致辭。三每人平均高度評價美中關係對於世界和平與繁榮的重要性,以及人文交流對於增進兩國相互了解與合作的積極意義,表示將在各自領域繼續為推進美中關係發展作出努力。

  論壇開始前,劉延東會見了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博林格,並與中美雙方主要與會嘉賓進行了親切交談。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