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初心——“新時期黨員、幹部的楷模”廖俊波紀事

2017年09月27日 10:17: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李春雷

  鄉村教師

  其實,在24歲之前,廖俊波並沒有什麼政治理想。他的願望,只是當一名合格的鄉村教師。

  1968年7月,他生於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一個偏僻的農村,父親是公社辦事員,母親是一位民辦教師。家境不算太好,聊以溫飽。

  他的天資,似乎並不突出。中學期間留過一級,首次高考又名落孫山。復讀一年,最後考入南平師專物理系。

  師專期間的廖俊波表現良好,被推選為係學生會主席。正當校方看好,準備培養他擔任校學生會負責人時,他卻有了新目標,那就是一名女同學。他熱烈追求,頗有愛美人不愛江山的決心。學校不提倡學生戀愛,尤其是他這麼一位引人注目的人物。奉勸再三,情志依然。沒辦法,校方只好放棄了對他的進一步培養。

  師專畢業,他毅然背井離鄉,投奔女友家鄉——邵武市。

  沒有任何背景,不懂社會,更不會走關係。當年,這對情侶沒有分配在一起:女方到城外60公里的一所最偏僻中學,而他落腳的地方,距離邵武也有30公里。

  對於熱戀中的他們,這是最糟糕的分配結果。但他十分知足。

  執教之初,他便擔任初二年級班主任。

  他備課有一個習慣,喜用紅筆和黑筆。黑筆是正稿和主體,是關鍵點和知識鏈;紅筆是修改和補充,是延展和花絮。黑紅相間,工工整整,既有枝有幹,又有葉有蔓。上課時,多采用激勵教學法。整個課堂,時而藍天麗日,時而杏雨霏霏,時而魚翔淺底,時而鷹擊長空;春園芳草,日日見長;秋蠶食桑,夜夜育肥。

  校長姓劉,特別喜歡這個勤奮又陽光的年輕人,卻又發現他生活的困局:每個週末,騎自行車探望女友,太遠了,太累了。於是,劉校長悄悄地、主動地向教育局申請調入。

  很快,一對情侶終於團聚。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