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從嚴治黨向下延伸 讓基層“火車頭”動力更強

2017年09月26日 09:57:37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原標題: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著力解決基層黨組織書記隊伍後繼乏人、能力不足、管理不嚴等突出問題 讓基層“火車頭”動力更強(前沿觀察從嚴治黨 向下延伸⑦)

  “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關鍵是要建設一支高素質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

  “對廣大基層幹部要充分理解、充分信任,格外關心、格外愛護,多為他們辦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

  ……

  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指示,彰顯了重視基層、關心基層、支援基層的鮮明導向,為新形勢下抓好帶頭人隊伍建設指明瞭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基層黨組織書記是黨在基層的執政骨幹、黨員群眾的帶頭人。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關鍵是加強帶頭人隊伍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把基層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作為重中之重,“選、育、管、用”多管齊下,著力解決後繼乏人、能力不足、管理不嚴等突出問題,基層黨組織書記隊伍素質不斷提高,基層“火車頭”動力十足。

  嚴格標準 拓寬渠道

  選好配強“領頭雁”

  “換屆後,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平均年齡下降3.4歲,村黨組織書記中高中以上學歷的佔71%,社區黨組織書記中大專及以上學歷的佔56.7%,基層黨組織書記隊伍年齡、學歷結構進一步優化。”近幾年,各地以村、社區“兩委”換屆為契機,一大批黨性強、能力強、改革意識強、服務意識強的優秀黨員走上了基層黨組織書記崗位。

  既就地取“才”,也開門攬才。各地將視野擴大到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回鄉大中專畢業生、復員退伍軍人、大學生村官等群體,有的地方還選拔村教、村醫進村級班子;此外,結合各領域實際,本級選、上級派等選拔方式應運而生,各領域基層黨組織普遍採用。

  “違法違紀、履職不稱職、評議不合格、黨員群眾不認可的絕不能作為候選人。”各地在換屆選舉中嚴把選人用人關,明確年齡、學歷、能力等“準入條件清單”和違法違紀、履職不稱職、評議不合格等“負面排除清單”,嚴把入口關。

  好苗子是育出來的。為解決後繼乏人的問題,各地紛紛下起“先手棋”,防止“筷子裏拔旗桿”。海南、寧夏、廣西等省區明確,每個村至少培養2—3名40歲以下、高中以上學歷的後備幹部;北京制定村“兩委”幹部5年、10年定向培養計劃,重點從在校大學生、優秀青年農民中培養選拔村幹部。

  如今在基層,有本事、能幹事、一心為民辦實事的幹部多了,起到了“點燃一盞燈,照亮一大片”作用。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