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立柱架梁”,為制度治黨持續推進提供重要支撐

2017年09月25日 10:06:45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北京9月24日電 題:“立柱架梁”,為制度治黨持續推進提供重要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成就綜述

  新華社記者

  有的幹部房産情況報告不全,有的幹部未報告持有股票情況,有的幹部未報告配偶經商辦企業情況,均受到相應的組織處理……自中辦、國辦今年印發《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規定》和《領導幹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查核結果處理辦法》以來,截至7月底,浙江省共重點抽查核實各類對象925人,因不如實報告被取消考察對象資格37人,誡勉11人。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制度治黨持續推進的一個縮影。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部署要求,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一手抓改革文件出臺,一手抓改革舉措落實,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深化試點,制定實施了一批力度大、措施實、接地氣的改革舉措,形成黨的組織制度、幹部人事制度、基層組織建設制度、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齊頭並進、互相支撐的良好態勢,為推進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注入強大動力。

  聚焦主業主幹,“四梁八柱”主體框架基本確立

  堅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集中力量完成具有牽引性、關鍵性的改革任務,以點上突破帶動面上改革。

  ——黨的組織制度改革重在補空白、立新規。落實《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修訂實施《縣以上黨和國家機關黨員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若干規定》等,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鬥性不斷增強;修訂實施《中國共産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突出政治標準、嚴格程式要求,為建設高素質黨員隊伍提供制度遵循;修訂實施《中國共産黨地方委員會工作條例》,制定《中國共産黨黨組工作條例(試行)》,為健全黨委(黨組)運作機制、發揮領導核心作用提供了重要支撐。

  ——幹部人事制度改革重在樹導向、強監管。堅持黨管幹部原則,堅持好幹部標準,強化黨組織領導和把關作用,把黨組織領導把關貫穿幹部工作各方面和全過程。以修訂落實《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為牽引,構建精準科學的選人用人機制,大力培養選拔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幹部,有效破解選人用人“四唯”問題;制定實施《關於加強和改進優秀年輕幹部培養選拔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拓寬來源、優化結構、改進方式、提高品質;改進政績考核機制,有效遏制“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以及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問題;修訂實施《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強化理論教育、黨性教育和專業化能力培訓,有效發揮補鈣壯骨、固根守本作用;改進完善幹部實踐鍛鍊機制,平級擇優選派幹部援藏援疆援青,開展中央單位幹部定點扶貧挂職,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幹部人才選派工作,改進西部地區和其他少數民族地區幹部挂職鍛鍊工作,組織開展中央單位和省區市中青年幹部雙向交流,進一步優化幹部成長路徑;進一步規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産生與管理,切實提高人選素質;完善從嚴管理幹部隊伍制度體系,堅持抓早抓小,突出長管長嚴,切實加強日常管理監督,幹部管理從寬鬆軟走向嚴緊硬。

  ——基層組織建設制度改革重在強基礎、補弱項。出臺國有企業、社會組織和中小學校、民辦學校、中外合作辦學等領域黨的建設制度,薄弱環節基層組織建設得到加強。持續開展市縣鄉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2014年以來,全國先後有70.8萬名黨組織書記參加、375.1萬名黨員群眾代表參與,各級黨組織書記管黨治黨意識明顯增強、責任有力落實。

  ——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重在增優勢、添活力。制定實施《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加強頂層設計,提升改革系統整合能力;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突出用人主體在職稱評審中的主導作用,提高人才評價的科學化、市場化水準;加強外國人才引進和永久居留服務管理、國際組織人才培養推送,完善引才薦才機制;推進“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完善實施辦法,提升重大人才工程實施品質和效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逐步顯現。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