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三部門擬聯合組織單身青年集體活動

2017年09月19日 09:59: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19日電(湯琪)父母在公園替子女相親、“相親價目表”被熱議、婚介網站亂象頻現、80後成離婚主力軍……一段時間以來,各種有關中國年輕人婚戀話題的新聞持續成為輿論焦點。一邊是頗具規模的剩男剩女現象,一邊是離婚低齡化趨勢明顯,中國年輕人的感情生活,到底怎麼了?

  近日,共青團中央、民政部、國家衛生計生委三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做好青年婚戀工作的指導意見》,就推動服務青年婚戀工作做出指導和規範。

  年輕人圈子小、交友難怎麼辦? 

  ——培育公益性婚戀服務項目 豐富交友擇偶的機會 

  隨著網路時代發展,人們的社交方式更加豐富和便捷,不過,“朋友圈”越來越大,但不少單身青年們仍苦惱圈子小、交友難,真愛難遇。

  上述三部門發佈的這份《意見》提出,戀愛成家是青年的人生大事和普遍需求。做好青年婚戀工作,不僅直接影響青年的健康發展,也關係到社會的和諧穩定。

  那麼,如何拓寬單身青年的交友圈呢?上述三部門發佈的《意見》提出“培育公益性婚戀服務項目”。

  《意見》指出,組織單身青年參加文體娛樂、興趣培養、技能提升、社會服務等健康向上的集體活動,拓展青年社會交往的廣度和深度,豐富青年交友擇偶的機會。

  此外,《意見》要求,加大對重點青年群體的服務力度,針對大齡未婚青年、進城務工青年、農村青年、青年官兵、部分行業青年等的婚戀難題和不同特點,尊重差異與個性,注重分類精準施策,提高服務針對性和有效性。

  “天價彩禮”現象怎麼破除? 

  ——倡導文明健康理性婚戀觀 形成積極健康婚戀輿論導向 

  近年來,有關“天價彩禮”的報道層出不窮,此外,諸如車子、房子、戶口等等,婚姻明碼標價的亂象被輿論關注。有觀點稱,婚姻不僅僅是物質交換,更多的是情感認同、價值認同,物質雖然是很直接的、看得見的,但同時也非常脆弱。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意見》對弘揚文明婚戀風尚也給出指導,指出大力倡導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戀觀念,形成積極健康的婚戀輿論導向。

  《意見》要求,各級團組織要配合相關政府部門,積極開展融入婚戀文明內涵的社區服務、法律援助、文化宣傳等群眾性活動,倡導家庭美德和文明節儉的婚慶文化,宣傳婚姻政策及相關法規,豐富婚戀文明的時代內涵和實踐載體。

  婚介市場亂象如何破局? 

  ——整頓婚介服務市場 嚴厲打擊婚騙等行為 

  同樣伴隨網際網路的興起,傳統的“相親”“牽紅線”早已轉移到網上,專業的婚戀網站就此紛紛出現。

  然而,近日就有媒體曝出網路婚戀市場的亂象,一些婚戀網站資訊審核存在漏洞,關於年齡、學歷、婚姻狀況等註冊資訊都能作假,假身份、假學歷也能輕易獲得網站認證。

  上述《意見》指出,建立健全婚戀交友資訊平臺、婚介婚慶服務機構的行業標準體系和監測評估體系。

  《意見》稱,協調推動工商、工信、公安、網監、機關職能等部門的協同聯動,推動實名認證和實名註冊在婚戀交友平臺的嚴格執行,加強對個人用戶資訊保護的監督執法,依法整頓婚介服務市場,嚴厲打擊婚托、婚騙等違法婚介行為。

  《意見》還提出,整合民政部門、團組織、市場機構、社會組織的陣地和平臺資源,打造一批便於青年參與、服務實效顯著、有較高誠信度的婚戀公益服務平臺。

  青年情侶感情不和如何調節? 

  ——提高社會融入、情緒管理、情感經營能力 

  青年人的婚戀問題當然不僅限于交友難,在一些人為“脫單”困惑時,還有一些人在苦惱如何把自己的婚姻經營好。

  據民政部的統計,從2003年開始,中國離婚數量已經連續14年增長。另據北京一中院近日發佈的《涉家事糾紛專業化審判白皮書》顯示,70後、80後正在成為離婚主要人群,而且離婚人群正在呈現低齡化趨勢。

  事實上,任何婚姻的經營,都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而夫妻間的情感溝通品質就是和睦婚姻關係的基礎。

  上述《意見》提出,加強對青年戀愛交友過程、婚姻家庭生活的心理和行為指導,在幫助青年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加強青年價值引導、促進青年健康發展。

  《意見》稱,依託民政、衛生計生、司法等專業力量,加強對專兼職心理諮詢師和婚戀諮詢、婚姻調解等社工隊伍的培訓,各級團組織要結合青年特點開展服務和引導工作,幫助青年解除思想壓力和心理困惑,提高青年社會融入、情緒管理、情感經營能力,引導青年端正擇偶觀念和家庭觀念。

  婚姻、生育合法權益如何保護? 

  ——針對育齡勞動歧視等問題為青年提供幫助 

  近年來,一些“隱孕入職”事件引起了輿論關注,有報道稱,其背後實際是對育齡勞動歧視的一種反映。

  而根據今年3月發佈的一份《2017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顯示,女性群體對於就業中的性別歧視感知更為強烈,超八成女性認為在就業中存在歧視。

  針對青年婚姻和生育合法權益保護問題,上述《意見》也明確,維護女性青年生育權益,落實女性青年在懷孕、生育和哺乳期間依法享有的物質和假期等方面的各項權利。

  《意見》稱,對育齡勞動歧視、家庭暴力、財産糾紛等侵犯青年婚姻和生育合法權益的,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動員律師等專業力量,為青年提供必要幫助。

[責任編輯:葛新燕]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