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新華社評論員:不斷把作風建設引向深入

2017年09月19日 09:21:25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北京9月18日電  題:不斷把作風建設引向深入 

  新華社評論員

  作風建設事關人心向背,事關黨和政府形象,是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關於五年來中央政治局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並以此帶動全黨加強作風建設情況的報告》,全面總結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豐碩成果、寶貴經驗,並就繼續改進作風,不斷把作風建設引向深入提出新的要求,充分彰顯我們黨始終不變的政治本色與責任擔當。

  作風就是形象,作風就是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強烈的歷史擔當和頑強的意志品質,直面黨記憶體在的種種問題和弊端,從制定和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破題,解決了新形勢下作風建設抓什麼、怎麼抓的問題。截至2017年6月底,全國累計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7萬多起,處分13萬多人。從遏制“舌尖上的浪費”,到剎住“車輪上的腐敗”,再到整治“會所裏的歪風”,八項規定在常和長、嚴和實、深和細中不斷落地生根,推動了黨風、政風、社會風氣好轉,成為管黨治黨、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對維護黨中央權威、增強黨的向心力,對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深刻汲取並用好5年來作風建設的寶貴經驗,對於不斷把作風建設引向深入意義重大。

  “從細處入手,向實處著力”。精準發力,就是以改進作風小切口撬動管黨治黨大格局。作風建設是一項長期工作和系統工程,涉及思想認識、紀律制度、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從公款購物送禮等具體問題抓起,拓展到整治公款吃喝、公款旅遊、公車私用等多個領域,正是這種抓早抓小、串點成線、由線及面的工作方法,解決了以前上百個文件都管不住的問題。正是在一個個細節、一件件小事中,人民群眾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作風之變。以小見大、以小帶大,抓鐵有痕、踏石留印,以釘釘子精神加以推進,就一定能積小勝為大勝,推動作風建設不斷取得新的成效。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後人。”以上率下,就要用榜樣的力量引領全黨。行動是無聲的命令,身教是執行的榜樣。中央八項規定從中央政治局做起,從“關鍵少數”做起,把八項規定的“壓力”層層傳導、直達“末梢”,激發出貫徹八項規定沒死角、執行八項規定無例外的強大執行力,形成了反“四風”、改作風、促政風、帶民風的良好局面,蕩滌沉積已久的作風之弊,贏得人民群眾交口稱讚。始終保持向黨中央看齊的政治自覺,堅持以八項規定為行為準則,做到隨時隨刻地嚴格對照,不折不扣地嚴格執行,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幹,就能始終繃緊作風建設之弦,邁開改進作風之步,敬終如始、馳而不息地推動作風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善治病者,必醫其受病之處;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標本兼治,就要以問題導向破解作風頑疾。一方面聚焦問題,針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扭住不放、持續發力、鐵面執紀,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形成反對“四風”的雷霆之勢和強大壓力,是遏制“四風”愈演愈烈的有力舉措,也能為治本創造有利條件。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作風建設深入開展、深入人心的大好形勢,加緊織密築牢制度的籠子,注重用制度治黨管權治吏,用改革的思路和辦法破解作風頑癥,著力從體制機制上堵塞漏洞,從而有效防止出現日久鬆懈、跑冒滴漏,讓嚴密制度更好發揮管全局、管長遠、管根本的作用。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面對不良作風樹倒根在、反彈回潮的壓力,責任落實不到位的隱患,制度體系尚不完備的問題,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鍥而不捨抓作風,持之以恒正綱紀,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作風建設的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