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無垠出天山,走馬落影瀚海邊。在315國道的茫茫戈壁間,沙丘連綿、滿目蒼黃,漸行中,漫天荒漠中漸漸顯現出一片蔥郁綠色,第十四師二二四團出現在了眼前。
地處塔克拉瑪乾大沙漠南緣的二二四團,是兵團21世紀初新建的第一個現代化農業示範團場。
這裡是我國最乾旱的地區,年均蒸發量為2600毫米,年均降水量只有34毫米;這裡是沙塵最為肆虐的地區,一年沙塵暴、揚沙、浮塵天氣多達220天。就是在這樣一個寸草不生的沙海荒丘,14年間,兵團人建起了首個以紅棗為特色林果業的團場。
“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沙暴時時有,白天如夜晝;回家路難找,樹苗更難活。”今年51歲的周付國,回憶起當年惡劣的自然環境依然唏噓不已。
近年來,為了在這嚴酷的自然條件下鎖住“沙喉”、植出新綠,除了不斷補種新樹苗外,二二四團和科研院校合作,通過多次栽植試驗,制訂出符合當地環境條件的防風固沙造林保活技術:林麥間作、林棉套種,使苗木成活率達到了85%以上。
經過多年努力,這裡24萬畝的沙漠化土地得到了有效治理和控制,實現向沙漠腹地推進22公里,建成南北長24公里、東西寬9公里的沙漠綠洲,森林覆蓋率從2.3%提高到76%。生産的和田玉棗被譽為“百果之王”,已成為連隊職工的“搖錢樹”和“聚寶盆”。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