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大型網路傳播活動走進肇興侗寨

2017年09月17日 12:50:39  來源:人民網
字號:    

  人民網貴陽9月17日電(記者 董子龍)17日下午,“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大型網路傳播活動記者團來到了黎平縣肇興侗寨。黎平縣隸屬於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中國侗族人口最多的一個縣,有“侗鄉之都”的美稱。目前,全具共有1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包括侗族大歌、侗戲、“月也”、侗族琵琶歌、祭薩侗族款約、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侗族服飾。

  肇興侗寨位於黎平縣東南部,居民1000余戶,60000多人,素有“侗鄉第一寨”之美譽,2005年被《中國國家地理》評選為“中國最美的六大鄉村古鎮”之一。被譽為“鼓樓之鄉”。

  在肇興侗寨,記者欣賞到了原汁原味的侗族大歌。《侗族大歌》,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在中國侗族地區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合聲的民間合唱形式。

  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侗族大歌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吳品仙女士向記者介紹:“侗族大歌發展到現在有所變化,以前的曲子我們一唱就是一兩個小時,但是現在搬上舞臺以後就要縮短,詞改變一下,比如歌頌新時代的內容添加進來。”

  在吳女士看來,這些年政府對侗族大歌的保護和推廣力度很大,不僅把它搬上了舞臺,更把它送進了小學的音樂課堂。但是,作為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侗族大歌的傳承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其原因,主要是侗族沒有自己的文字,傳播方式主要是口口相傳。目前,自己的寨子裏的年輕人普遍忙於生計,合唱隊成員最小的也已經三十多歲了。在學校裏,中學以後也沒有相關的音樂課。

  “我的腦子裏能唱一兩個小時的侗族大歌歌詞大概有二三百首,主要內容是講侗族的歷史傳説和神話故事。但是如果它們不能傳下去這些內容可能也就失傳了。我的學生現在也有一些,其實學習起來比我們那會方便多了,比如現在有手機,錄個音就可以反覆聽,所以還是希望有更多的人來學”,吳女士如是説。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