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第14屆東博會】夯實提升中國-東盟開放平臺

2017年09月11日 14:45:15  來源:廣西新聞網
字號:    

  東博會始終把服務、對接“一帶一路”倡議作為辦會使命。本屆東博會以“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旅遊助推區域經濟一體化”為主題,進一步推動合作機制創新,提升對話平臺實效,“南寧渠道”日益暢通。

  不斷創新工作機制 

  2006年,中國與東盟各國的東博會共辦方達成共識,決定從第4屆東博會起實行主題國機制,即每屆東博會確定一個東盟國家出任主題國。

  主題國機制一經提出,就得到了東盟國家的一致贊同與好評,對有效調動東盟各國的參會積極性發揮了良好的作用。10年過去了,今年汶萊第二次出任東博會主題國,汶萊蘇丹將親自率團出席。今年汶萊的參展商為歷屆最多,達到上百家,一些企業是首次參加東博會,將展示具有汶萊特色的商品。

  2014年,東博會設立“特邀貴賓國機制”(今年改為“特邀合作夥伴機制”),合作區域從“10 1”向“10 6”乃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延伸。澳大利亞、韓國、斯里蘭卡先後擔任東博會特邀合作夥伴,組織高級別經貿代表團出席東博會,舉辦了多項經貿交流活動。

  東博會創新工作機制的步伐一直在前進。據東博會秘書處有關負責人介紹,本屆“兩會”著力推動“一帶”與“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的合作,實現了五個“首次”:一是首次邀請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哈薩克擔任特邀合作夥伴,首次舉辦面向東盟以外的高層論壇——首屆中哈地方合作論壇。二是首次設立“一帶一路”展區。三是首次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最西端的英國舉辦“一帶一路”專題活動。四是首次通過開幕大會宣介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並在會期安排南向通道冷鏈物流、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汶萊-廣西經濟走廊建設等活動。五是首次舉辦廣西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圖片展。

  深入推進高層對話和專業合作平臺 

  13年來的實踐證明,東博會已成為中國與東盟友好往來、經貿合作和社會人文等多領域合作交流的大平臺,成為促進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的助推器。

  高層對話越來越暢通。每年東博會都會開展東盟國家領導人與企業家圓桌對話會、部長級磋商等高層對話,這對加強中國-東盟合作具有重要作用。專業合作越來越顯成效。東博會以服務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為核心,從多個側面、採取多種策略,努力搭建專業合作平臺,促進雙方的經貿合作。與此同時,東博會積極探索舉辦系列專業展和東盟巡展,形成了“一主多專、巡展並行”的辦展模式。

  本屆東博會深入推進高層對話,創新和優化展會內容,提高實效,將實現三個“提升”。一是服務政治外交的能力提升。會期通過開幕大會、領導人會見和巡館、我國領導人與中外企業家代表合影、汶萊領導人與中國企業CEO圓桌對話會等活動,豐富高層對話平臺。二是展覽專業化水準提升。首次設立智慧製造裝備展區,知名企業參展率進一步提高。三是經貿實效提升。今年“兩會”的經貿合作進一步做深做細,國際産能合作從過去的一場論壇細化到多場雙邊會議。我駐東盟10國大使館經商參贊與企業家交流會,由過去的1場細化為7個行業專場。會期經貿促進活動將超過80場。可以預見,本屆東博會的經貿實效將高於往屆。

  深化多領域合作 

  東博會每年舉辦的系列會議論壇,涉及的合作領域不斷拓寬、研究探討的內容不斷深入,建立了常態化的合作機制,促成了一大批官方和民間機制在南寧聚集,催生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中國-東盟資訊港、中國-東盟邊境貿易國檢試驗區等一批項目落地。

  跟以往相比,第14屆東博會的高層論壇將涵蓋更多領域,匯聚更多人脈,對廣西開放發展的帶動作用更加突出。

  據了解,今年東博會系列論壇數量、規格都創歷史新高,這體現在三個“首次”。一是我國和哈薩克領導人將共同出席首屆中哈地方合作論壇,這是我國領導人首次出席東博會框架下的論壇,也是中外領導人首次共同出席論壇。二是首次在東博會框架下主辦論壇的國家部委和機構更多。如國家海洋局、國防科工局、中國科協、中國法學會都是首次主辦論壇。三是聯合國直屬機構首次主辦論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將主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系列論壇”。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楊 秋實習生 徐穎嫻 陸鵬志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