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第十四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創新機制 突出特色

2017年09月11日 14:11:39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創新機制 突出特色 

  ——寫在第十四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即將開幕之際 

  9月12日,第十四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即將在南寧舉行。

  習近平總書記今年4月到廣西考察時,就中國-東盟博覽會(以下簡稱東博會)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夯實提升中國-東盟開放平臺”。為此,東博會正積極創新區域合作機制,力爭形成各有側重、主題鮮明、特色突出的高層對話平臺以及專業合作平臺,暢通“南寧渠道”。

  創新區域合作機制 

  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東博會迄今已連續成功舉辦13屆,為加強中國和東盟經貿合作、人員往來發揮了重要作用。東博會越辦越好,與不斷創新辦會機制、堅持以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為核心使命、形成各主辦方的主人翁意識、最大限度調動參與各方積極性密不可分。

  2006年,中國和東盟國家達成共識,決定從第四屆東博會起實行主題國機制,即每屆東博會確定一個東盟國家出任主題國。主題國領導人親自率團出席,代表東盟在東博會開幕大會上致辭,舉辦主題國國家推介會,出席與中國企業CEO圓桌對話會、“魅力之城”開館儀式等系列活動。

  主題國機制一經提出,就得到東盟國家的一致贊同,對有效調動起東盟各國的參會積極性發揮了良好的作用。10年過去,今年汶萊將第二次出任東博會主題國。汶萊蘇丹將親自率團出席第十四屆東博會。汶萊駐華大使張慈祥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作為主題國,汶萊對本屆東博會高度重視。參展商為歷屆最多,達到上百家,他們將展示具有汶萊特色的豐富商品。

  2014年,東博會設立“特邀貴賓國機制”(2017年改稱“特邀合作夥伴機制”),把合作區域從“10 1”向“10 6”乃至“一帶一路”參與國家和地區延伸。澳大利亞、韓國、斯里蘭卡先後擔任東博會特邀合作夥伴。

  今年,東博會更是實現了5個“首次”:一是首次邀請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哈薩克擔任特邀合作夥伴,並舉辦面向東盟以外的高層論壇—首屆中哈地方合作論壇;二是首次設立“一帶一路”展區;三是首次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最西端的英國舉辦“一帶一路”專題活動;四是首次通過開幕大會宣介中國—新加坡互聯互通南向通道,並在會期安排南向通道冷鏈物流、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汶萊—廣西經濟走廊建設等活動;五是首次舉辦廣西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圖片展。

  深入推進高層對話 

  豐富優化展會內容 

  13年來的實踐證明,東博會已成為中國與東盟友好往來、經貿促進和社會人文等多領域合作交流的大平臺,成為促進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的助推器。

  高層對話越來越暢通。每年的東博會,都會舉辦東盟國家領導人與企業家圓桌對話會、部長級磋商等高層對話,這對加強中國-東盟合作具有重要作用。據統計,前13屆東博會共有63位中國和東盟國家領導人、2700多位部長級貴賓出席。

  專業合作越來越見成效。東博會以服務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為核心,從多個側面、採取多種策略,努力搭建專業合作平臺,促進雙方的經貿合作。首先,在中國商品展示方面,以適合東盟市場需求的商品為主。其次,為體現與周邊其他國家級展會的錯位發展,在把握進口與出口的關係上,突出進口特色,每屆東博會國際展位的比例約佔40%;在把握投資與引資的關係上,以中國企業“走出去”為特色;在選擇服務貿易領域的合作重點上,以先進適用技術合作和旅遊合作為切入點,同時舉辦金融、物流等論壇。

  與此同時,東博會積極探索舉辦系列專業展和東盟巡展,形成了“一主多專、巡展並行”的辦展模式。2009年以來,農業展、輕工展先後從主展中分設出來。在東博會主展之外,每年還在不同的時期、針對中國-東盟合作的各重點領域,舉辦林木展、文化展、旅遊展、動漫展、汽配展等專業展,展會專業化維度得到不斷加強。從2015年開始,東博會走出國門到泰國、印尼、越南等東盟國家輪流辦展,豐富了共辦共贏的形式和內容。

  本屆東博會將深入推進高層對話,豐富和優化展會內容,提高實效。東博會秘書處秘書長王雷介紹説,本屆東博會將實現三個“提升”:一是服務政治外交的能力提升。今年首次有東盟以外的國家領導人出席,哈薩克第一副總理馬明已確定出席本屆東博會。二是展覽專業化水準提升。首次設立智慧製造裝備展區,知名企業參展率進一步提高。三是經貿實效提升。國際産能合作從過去的一場論壇細化到多場雙邊會議;我駐東盟10國大使館經商參贊與企業家交流會,由過去的一場細化為7個行業專場。會期經貿促進活動將超過80場。可以預見,本屆東博會的經貿實效將高於往屆。

  南寧渠道更加暢通 

  帶動廣西開放發展 

  廣西社科院研究員黃耀東説,近年來,隨著中國-東盟經貿合作的快速發展,雙方對海關、檢驗檢疫、金融、港口、物流等相關領域的服務配套提出了新需求。東博會根據形勢需要,每年舉辦系列論壇、部長級會議及相關活動,邀請各國各領域的政府官員、企業家、專家學者參會,研究解決上述領域相關問題的辦法和機制,形成了相關領域的一系列合作機制。

  “南寧渠道”為促進中國-東盟在政治、外交、經貿、人文等諸多領域交流合作起到重要作用。

  近5年來,東博會每年舉辦的系列會議論壇,涉及的合作領域不斷拓寬、研究探討的內容不斷深入,建立了常態化的合作機制,促成了一大批官方和民間機制在南寧聚集,催生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中國-東盟資訊港、中國-東盟邊境貿易國檢試驗區等一批項目落地。

  現在,東盟10國已有6個國家在南寧設立了總領事館,在南寧工作、留學、生活的東盟國家人士越來越多。南寧經濟的外向性進一步提升。2016年,南寧與“一帶一路”參與國家進出口額64.8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5%;與東盟10國進出口貿易額56.94億元,同比增長18.9%。

  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張曉欽説,跟以往相比,第十四屆東博會的高層論壇將涵蓋更多領域,匯聚更多人脈,“南寧渠道”吸引力更大、權威性增強,對廣西開放發展的帶動作用更加突出。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