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租購同權解讀:租房能上名校?會推動租金上漲嗎?

2017年09月11日 08:36:53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租房能上名校?”“租房也能落戶?”……近期,地方租賃住房政策密集出臺

  “租購同權”會改變什麼?(經濟熱點)

  本報記者 劉志強

  這段時間,“租購同權”火了。“租房能像買學區房一樣上‘名校’”“租房也能落戶”……7月中旬以來,廣州、無錫、鄭州、北京等城市相繼推出為租房者擴權的種種政策,引起廣泛關注。

  今年3月,住建部有關負責人在國新辦發佈會上提出“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務方面與買房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被不少媒體概括為“租購同權”;7月下旬,住建部等九部門發文推動人口凈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並提出此舉是“解決新市民住房問題的重要方式”。

  “租購同權”到底是什麼?會帶來哪些改變?還有哪些坎要邁過去?

  租房真能上“名校”嗎?

  租購同權是好事,但也沒必要誇大含金量

  7月中旬,《廣州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工作方案》出臺,提出“賦予符合條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學等公共服務權益,保障租購同權”。“租購同權”,第一次出現在我國地方政府的正式文件中。

  所謂“租購同權”,就是不能讓人們因為住房方式不同而獲得不同的基本公共服務。而在基本公共服務領域,教育無疑是人們最關注的熱點之一。廣州一些仲介機構提煉出政策賣點——“租房也能上名校”,成了此次引爆“租購同權”熱議的捻子。

  “一開始不少人還真信了,小區業主微信群裏都‘炸鍋’了。”家住廣州海珠區一套“學區房”的袁倩説。袁倩手中的這套房,是2014年購入,對口海珠區第三實驗小學,2.8萬元/平方米的售價在當時高出周邊均價1/3,3年來已漲到5萬元/平方米。“在我們小區,一套三居室的月租金才6000多元。要是租客能以這麼低的成本上名校,那我們之前的投入豈不白費了?將來換手,也肯定賣不上價錢吧?”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