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習近平講過的金磚國家故事

2017年09月03日 09:19:58  來源:中新社
字號:    

  中新社廈門9月2日電 題:習近平講過的金磚國家故事

  中新社記者 梁曉輝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出席在廈門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這也是他第五次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五年來,習近平多次到訪金磚國家,並向世人講述了一個個中國與金磚國家的故事。

  在巴西談情誼:種下希望、收穫喜悅、品味友情

  習近平曾三次到訪巴西。2014年7月在巴西國會發表主旨演講時,習近平説,中巴人民在漫長歲月中結下的真摯情誼,恰似中國茶農的辛勤勞作一樣,種下的是希望,收穫的是喜悅,品味的是友情。

  在這次演講中,習近平還特別提到了中巴歷史上友好交流的故事。

  習近平説,中國國畫大師張大千曾旅居巴西17年,在他居住的八德園畫出了《長江萬里圖》《黃山圖》《思鄉圖》等傳世珍品。

  習近平還講到卡洛斯塔瓦雷斯的故事:巴西一位耄耋老人卡洛斯塔瓦雷斯説自己是“一個有顆中國心的巴西人”。40多年來,他孜孜不倦關注和研究中國,筆耕不輟撰寫關於中國的8本書籍和500多篇文章,作了數百場關於中國的演講。許多巴西人因為他的文字認識中國、走近中國。有人問他這樣做的動機是什麼,他説“我只想介紹中國,讓更多人了解中國,別無他圖”。

  在俄羅斯説友誼:兩國人民友誼之樹枝繁葉茂

  習近平多次出訪俄羅斯。5年來,中俄兩國元首在各種場合會晤20余次,頻繁的互動、深厚的友誼,引領兩國關係進入歷史最好時期。

  2013年3月23日,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發表演講,提到庫裏申科的故事:抗日戰爭時期,蘇聯飛行大隊長庫裏申科來華同中國人民並肩作戰,他動情地説:“我像體驗我的祖國的災難一樣,體驗著中國勞動人民正在遭受的災難。”他英勇犧牲在中國大地上。中國人民沒有忘記這位英雄,一對普通的中國母子已為他守陵半個多世紀。

  在此次演講中,習近平還講述了新時期中俄友誼的感人故事。

  他説,2004年俄羅斯發生別斯蘭人質事件後,中國邀請部分受傷兒童赴華接受康復治療。這些孩子在中國受到精心照料,俄方帶隊醫生阿蘭表示:“你們的醫生給孩子們這麼大的幫助,我們的孩子會永遠記住你們的。”

  “2008年中國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俄羅斯在第一時間向中國伸出援手,並邀請災區孩子到俄羅斯遠東等地療養。”習近平在這次演講中説,3年前,我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洋”全俄兒童中心,親眼目睹了俄羅斯老師給予中國兒童的悉心照料和溫馨關懷。中國孩子親身體會到了俄羅斯人民的友愛和善良,這應驗了大愛無疆這句中國人常説的話。

  習近平説,這樣的感人事跡還有很多,滋潤著兩國人民友誼之樹枝繁葉茂。

  在印度論發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2014年9月,習近平在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發表演講時表示,“中國人講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中國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真誠希望印度繁榮富強,期待同印度攜手前行。”

  在此次演講中,習近平還用柯棣華和泰戈爾的故事展現中印間的友好人文交流。

  習近平説,近代以來,中印兩國人民在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鬥爭中彼此同情、相互支援,共同推動了亞洲的覺醒。印度為中國反對鴉片鬥爭呼號,中國為印度獨立運動鼓勁。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期間,印度援華醫療隊的事跡感人至深。他們的傑出代表柯棣華大夫長眠于中華大地,中國人民對他的高尚品德永記在心。

  習近平還特別提到了泰戈爾:90年前,中國人民喜愛的印度偉大詩人泰戈爾訪問了中國,受到中國人民熱烈歡迎。一踏上中國的土地,泰戈爾就説:“我不知道什麼緣故,到中國就像回到故鄉一樣。”在離開中國時,他傷感地説:“我的心留在這裡了。”

  在南非講建設:“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中國和南非雖然遠隔千山萬水,但兩國人民友誼歷久彌堅。“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2015年12月1日,習近平在訪問南非前,在當地《星報》發表題為《讓友誼、合作的彩虹更加絢麗奪目》的署名文章中這樣寫道。

  在這篇文章中,習近平講到,中國企業在南非投資建設的家電産業園、汽車、機車組裝廠、水泥廠等項目為當地創造了上萬個就業機會,海信電視、冰箱作為主要家電品牌走入南非千家萬戶,南非企業在華合資生産的雪花啤酒也成為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的飲品。

  訪問期間,習近平在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上的總結講話中特別提到南非前總統曼德拉。他説,曼德拉先生是偉大的政治家,也是中國人民的偉大朋友,為中非關係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人民對此將永遠銘記。(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