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模範帶兵幹部呂知根的十八年軍旅路

2017年08月26日 11:19:46  來源:法制網
字號:    

  【編前語】羅丹説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武警部隊政治工作部宣傳局策劃推出的“網眼看武警點讚英雄兵”網宣系列活動,就是借一雙慧眼,來一次尋美之旅。網眼即人眼,透過這扇心靈的窗口,你會發現不一樣的精彩。連日來,中央網信辦和北京市網信辦的領導和兩路採訪小分隊一起,深入大漠戈壁、雪域高原、反恐一線,用腳丈量武警戰士的忠誠,用心感悟邊陲衛士的偉大。來吧,讓我們走進熱血軍營,聆聽強軍故事,品味“視覺盛宴”。

  感謝您的關注,期待您的點讚!

  模範帶兵幹部呂知根的十八年軍旅路

  法制網訊 呂知根,江西萍鄉人,1999年入伍,現任武警新疆總隊七支隊二中隊中隊長。

  從軍18年,他潛心訓練,練就一身鋼筋鐵骨;他嚴格帶隊,中隊官兵軍事素質過硬,英模人物頻出;他憑著保家衛國的一腔熱血,紮根邊疆,無怨無悔。

  近日,記者隨“網眼看武警 點讚英雄兵”網路媒體採訪團走進二中隊,走近這名模範帶兵幹部。

  戰鬥:冷靜果敢

  呂知根帶領的二中隊曾多次執行反恐維穩任務。

  一天淩晨,呂知根突然接到上級預先號令召開緊急會議,他一邊受領任務,一邊要求中隊做好全員全裝出動的準備。很快,訓練有素的官兵全部準備完畢。

  情況很快明確:有暴恐分子在實施破壞活動。呂知根迅速傳達任務、提出要求,並帶領部分隊員趕赴事發現場。

  還在路上,他們就遭遇了第一波暴恐分子,所乘防暴巡邏車被圍住。暴徒手持砍刀、斧頭等兇器瘋狂襲擊。更危險的是,有暴恐分子駕著裝有爆炸物的汽車猛烈撞擊防暴巡邏車。面對暴恐分子的瘋狂襲擊,起初有些緊張的呂知根迅速冷靜下來,沉著指揮隊員實施反擊,打擊了暴恐分子的囂張氣焰。

  在這次戰鬥中,呂知根榮立二等功。

  也正是在這次戰鬥中,邵玄、雷彬、鐘海波、趙艷軍等一批英雄官兵不顧個人安危,臨危不懼、果斷出擊,極大地打擊了暴恐分子,維護了邊疆地區的穩定,為個人的從軍生涯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領兵:帶兵先帶心

  帶兵先帶心,如何將戰鬥精神、憂患意識融入官兵血脈是帶兵的一大課題。對於長期處在反恐維穩第一線的二中隊來説,這一課題顯得尤為重要。對此,模範帶兵幹部呂知根的秘訣是,實戰演練加精神激勵。

  平時多流汗,戰時才能少流血。面對暴恐分子,沉著應對的背後是千千萬萬個日夜的不懈訓練。從早上8點(相當於北京6點)的早操開始,3000米、器械訓練、應急射擊、快速精度射擊、擒敵術、攀登……官兵們的時間表緊湊而充實。

  呂知根介紹,常規訓練科目之外,中隊尤其注重任務牽引,即結合中隊所擔負的任務開展針對性的訓練。他經常閱讀反恐戰法方面的書籍,研究歷年來武警部隊成功處置的反恐案例,並將其模擬到訓練場上,組織戰士進行實戰演練。此外,訓練中還實行以老帶新,讓參加過實戰的老兵帶著新兵訓練,手把手教他們處置過程中應該注意的細節。

  除了要掌握過硬的軍事技能,同樣重要的還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就是不能怯場,否則讓衝不衝、讓打不打,會誤事。”呂知根解釋。因此,相應的心理訓練科目也是日常訓練的重要內容。中隊還會請參加過處置任務的老兵現身説法,教大家如何克服恐懼心理。此外,每次大型任務結束後,中隊都會請心理醫生對戰士們做心理調適,及時化解官兵心理危機,防患于未然。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營養劑。歷史教育是每位官兵的必修課,尤其是新兵。每一位到中隊的新兵都要了解中隊歷史,參觀中隊榮譽室。同時,中隊還會邀請英模人物走進課堂,講述自己的先進事跡,以身邊的人、身邊的事激勵官兵,增強官兵的榮譽感、自豪感,激發戰鬥精神。

  訓練場上嚴格的呂知根私下裏卻很“溫柔”。他時刻關注戰士們的思想動態,為他們排憂解難;對於不服管、愛頂嘴的“刺兒頭”,他從不輕言放棄,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耐心説教,對他們的點滴進步不吝表揚。

  呂知根告訴記者,從軍以來,他最害怕的是一次在深山中執行清剿任務。當時山高地滑、叢林茂密,他怕戰士墜落山谷、怕暴恐分子躲在叢林中放冷槍。最後,他動情的説:“怕把人帶出去,帶不回來。”

  家庭:最堅強的後盾

  從軍18年,家庭是呂知根最堅強的後盾。

  1999年,帶著父親的參軍夢、母親“到最艱苦的地方去”的囑託,正在廣州打工的呂知根入伍新疆。從濕潤的南方到乾燥的大漠,呂知根有太多的不習慣,睡木板床、吃饅頭、經常流鼻血……但這些絲毫沒有影響他對軍營的熱愛。2年後,在家人的大力支援下,他選擇了留在部隊。那一年,同年參軍的約100名老鄉,只有2人留下,他是其中之一。

  這被呂知根視為他人生的轉捩點:留下的第一年,他因表現突出第二次榮立三等功,同年入黨,第二年提幹。他在這裡證明了自己。

  但這裡離家實在太遠了。呂知根告訴記者,從營地莎車縣到老家江西萍鄉一般需要2天時間:先坐汽車到喀什,大約需要3個小時;再從喀什搭乘飛機到烏魯木齊,近2個小時。到達烏魯木齊後,一般需要停留一晚,第二天坐飛機到長沙,約5個小時;到了長沙之後再換乘班車回家,約2個小時。加之工作性質原因,他常常幫不上家裏什麼忙。

  父親去世、母親動手術、妻子住院、幼子無人照顧,一次又一次,在家人需要時他卻無法陪伴在他們身邊,這讓他無比難過。在家與崗的艱難權衡下,他也曾動過退伍的念頭,但家人的支援和理解始終是他最堅強的後盾。

  就這樣,一待就是18年。

  記者問他,有沒有想過退伍以後做什麼?他説沒想過,接著又有些不好意思地説,妻子讓他在家帶孩子,“説是也讓我嘗嘗帶娃娃的辛苦,盡一盡當父親的責任。”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