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李會東:毫釐之間熔煉而成的“鉗工大拿”

2017年08月16日 14:33:17  來源:中工網
字號:    

  由於升降平臺自身的特殊結構,在平面度誤差要求0.05毫米以內的標準下,只能用純手工去維修——在鄭州恒天重型裝備有限公司通用機械事業部,一位名叫李會東的工人,憑著多年在一線摸爬滾打積累的經驗和磨練出的手感,卻常常能在這毫釐之間遊刃有餘。

  10多年間,這名普通技校的畢業生在技術改造、創新發展的路上不斷前行,逐步成長為多次攻破和解決工作中的疑難雜症的“技能達人”。

  目前,恒天重工生産過程中一些高精度要求的工作,全公司甚至只有李會東能夠圓滿完成。

  “肯吃苦善鑽研的小夥子”

  在工友眼裏,李會東不善言辭,而且有些靦腆,但一説起他在工作上的細枝末節,給人最深的印象總是認真嚴謹,頭頭是道。一旦遇到設備上的“疑難雜症”,李會東常常一琢磨就是一整天,就是下了班,還守在車間裏埋頭苦思,反覆嘗試解決難題的路子。

  “在我們這樣的製造企業,真希望像李會東這樣肯吃苦、善鑽研的小夥子多一些。”説起李會東的專注,通用事業部車間書記連連豎起大拇指,肯定讚賞之情溢於言表。

  2005年,從鄭紡機技工學校畢業的李會東,進廠第一天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比別人下更大的功夫,流更多的汗水,當一名拔尖的技術工人。

  真正上手之後,很快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基礎不夠紮實,知識面不夠,有時候連看圖都吃力。於是,不甘落後的李會東,開始邊學邊練,一門心思要把技術水準提上去。

  為了看懂圖紙、掌握技術,李會東一天跑好幾趟技術室,虛心向老師傅和工友們求教。他所在的通用機械事業部是一個勞模輩出的群體,涌現出了一批省部級勞模、標兵和技術能手。也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中,李會東潛下心來,幹得很起勁:常常是別人下班了,他在研究圖紙,鑽研技術上的問題;別人上班時,他早早就在車間檢查設備性能,反覆練習鉗工技能和技巧。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