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年內200多家上市公司終止重組 並購失信行為令監管警覺

2017年08月14日 08:37:14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上海8月13日電 題:年內200多家上市公司終止重組 並購失信行為令監管警覺

  新華社記者潘清

  8月11日,上市公司士蘭微發佈公告,稱擬以現金方式收購樂山無線電股份有限公司股權,因“歷史遺留問題無法在三個月內得到清理或解決”,故決定終止籌劃本次重大資産重組。

  8月以來,華菱星馬、西部礦業、洲際油氣、愛建集團、華勝天成等多家上市公司宣佈終止重大資産重組。而根據相關機構的統計,年內已有超過200家上市公司終止重組事項。

  因行業或市場環境變化、標的資産業績不達預期、監管政策調整而導致的重組失敗本無可厚非,但部分交易中暴露出的失信行為,卻不能不讓監管層警覺。

  7月18日,因在重大資産重組及非公開發行股票停復牌事項辦理和資訊披露方面存在違規行為,廈門華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及時任董事長王玲玲遭上海證券交易所公開譴責。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部分重大資産重組存在籌劃不審慎、濫用停牌權利,或資訊披露、風險揭示不充分的問題。此類失信行為不僅嚴重影響公司股票的正常交易秩序,也損害了投資者的知情權。

  除了失敗案例,重組成功後的業績承諾履行也頻現“言而無信”。Wind數據統計顯示,包括早期收購、重組、借殼等在內,2016年合計有657次收購資産需完成業績承諾,涉及503家上市公司。其中,133起收購資産未完成業績承諾,涉及上市公司121家,佔比均超過兩成。

  此外,因難以完成承諾而變更承諾期、修改考核週期或考核方法等業績承諾方式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並購重組業績承諾達標率偏低,源自重組過程中的“高溢價、高承諾”。而“雙高”現象不僅會破壞市場有效配置資源的功能,也有悖于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原則。對於上市公司而言,則極易引發商譽減值。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