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高齡農民工陷困境:留城工作難找 返鄉退休無靠

2017年08月10日 09:21:5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原標題  留城或返鄉 高齡農民工陷兩難困境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對高齡農民工群體而言,年邁後如何落葉歸根是他們人生的下一個“路口”。打拼多年,歸鄉後如何找尋精神家園?記者近日在四川、浙江、江西等多地調研了解到,當地採取各種措施幫扶中老年返鄉農民工融入當地社會。

  然而,無論是留在城市裏打拼的“堅守陣營”,還是已經回到老家務農、打工的“返鄉陣營”,為改革開放建設做出巨大貢獻的高齡農民工大部分仍在工作一線,且一些人還存在沒有養老保險、難找工作或留下職業病等問題。

    部分“留守”群體生活艱辛 

  目前有部分高齡農民工仍然在異鄉城市“討生活”。記者走訪北京、杭州等地多位高齡農民工發現,這一群體目前主要依靠打零工維持生計,從事保潔、門衛等職業,生活狀況不容樂觀。

  “近幾年年輕人到勞務市場找工作的不多,大多是40歲以上的。”杭州杭海路勞動力市場職介員董成宏説,目前市場內長期“滯留”一批高齡農民工,普遍沒技術、文化水準較低,只能零散打一些小工糊口。“數量大概幾十人,做完又回到這裡。” 如今像北京市虎坊橋、杭州市杭海路這樣的老牌勞務市場已成為高齡農民“集散地”。

  61歲的河南人劉德全在北京豐臺一建築工地做門衛。今年是他外出打工的第27年。一間簡單的板房裏只有一張鋼絲床和幾件簡單的傢具、電器,既是值班室也是宿舍。雖然和做快遞員的兒子生活在一個城市,但老人大多數時間一個人生活。

  “原來一起出來的工友,基本上都回家了,”劉德全説,他現在每月工資2600元,除了抽煙的開銷,最多的時候他一個月能存1800元。“趁還能幹得動,給孩子和自己再攢點錢。”

  在杭州三墩做小工的管阿強今年64歲,每天工錢100多元。“工地裏條件很艱苦,雖然有食堂,每頓也就是兩個菜。就打打零工沒有保險,我們擔心出意外。”管阿強的女兒管麗君説。

  “現在這份工作到今年8月底。”杭州一小區保潔吳小妹説,“如果沒有單位續聘,我就去做些鐘點工。”她表示留在城市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女兒照看孩子。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