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時評:在國家發展新的歷史起點上謀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2017年07月31日 16:07:54  來源:央廣網
字號:    

  習近平同志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迎接黨的十九大”專題研討班上發表的“7-26重要講話”,科學地分析和判斷了黨和國家發展所處的新的歷史方位,提出了黨的十九大要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科學謀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首先,習近平同志在“7-26重要講話”中,科學論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發展新階段、歷史新起點。他指出: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國家發展取得偉大成就的基礎上,經過十八大以來全黨和全國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和全面從嚴治黨的五年偉大新實踐,使黨和國家事業發生了歷史性變革,使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新階段,是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是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的強大生機活力和不斷開闢的社會主義發展新境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的中國智慧、提供的中國方案。

  習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新階段和國家發展歷史新起點的論斷,是黨的十九大決策中國發展大業的理論基礎,是中國共産黨人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是全黨全國人民深入推進民族復興大業的邏輯新起點。站在中國社會主義發展新階段和國家發展歷史新起點上思考、決策與展開偉大的新實踐,就是當代中國共産黨人的實踐出發點。

  其次,在判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新階段、國家發展歷史新起點的基礎上,習近平同志提出了黨的十九大要繼續高舉旗幟和重點解決三個基本問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全黨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確保黨和國家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勝利前進。我們要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新階段的階段性特徵,牢牢把握廣大人民群眾在新階段對美好生活的新嚮往,在黨的十九大上提出新的發展思路、新的發展戰略、新的發展舉措,繼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黨的十九要在三個基本問題上提出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行動綱領。一是繼續保持和發揚馬克思主義政黨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勇於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我們一定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新階段,更加高度重視理論的作用,不斷增強理論自信和戰略定力,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來思考和把握國家未來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戰略問題,在理論上不斷拓展新視野、作出新概括。二是進一步科學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大決戰。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我們要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而努力,踏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讓中華民族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三是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毫不動搖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我們要把全面從嚴治黨的思路舉措搞得更加科學、更加嚴密、更加有效,確保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引領承載著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航船破浪前進,勝利駛向光輝的彼岸。(張希賢 中共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