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告訴你軍事科學院有多牛

2017年07月22日 10:09:56  來源:中青線上
字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是中央軍委領導下的軍事學術研究機關和科學研究機構,自1958年成立以來,軍事科學院已經走過59年的發展歷程。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系統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軍事理論和毛澤東軍事思想,總結古今中外的戰爭經驗,尤其是人民解放軍的建軍和作戰經驗,以及編寫合成軍隊的條令條例,探索現代化條件下武裝力量建設和人民戰爭的規律,以適應國防現代化建設和未來反侵略戰爭的需要,産生了組建專門軍事科學研究機構的迫切需求。

  自1955年起,中央軍委領導多次召開會議,討論成立軍事科學研究的專門機構。1956年9月,葉劍英元帥向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提出建立軍事科學院的建議。1956年12月3日,中央軍委正式發佈關於軍事科學院籌備委員會的決定。1957年4月22日,中央軍委決定以訓練總監部軍事科學條令部為基礎組建軍事科學院。

  1957年10月24日,國防部發佈命令,正式命名軍事科學院全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1958年1月25日,國防部批准軍事科學院的組織規程,規定軍事科學院直接隸屬中央軍委和國防部領導。1958年3月15日,軍事科學院正式成立,編制為大軍區級,由葉劍英元帥擔任首任院長兼政治委員。

  為了加強軍事科學院的建設,黨中央、中央軍委選調了一批功勳卓著的高級將領擔任院領導。其中,包括1955年我軍第一次授銜十位大將中的粟裕、王樹聲兩位大將,57位上將中的宋時輪、王新亭、楊至成、彭紹輝、鐘期光、蕭華、鄧華、劉震等8位上將。這些身經百戰的將帥為軍事科學院的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自建院後,軍事科學院經歷了數個歷史時期的發展,最終成長為我軍最高層次、最高水準的軍事科學研究專門機構。目前,軍事科學院設有軍事戰略、作戰理論與條令、軍隊建設、軍事歷史與百科、外國軍事以及軍隊政治工作等領域的研究部門。

  軍事科學院建院之初,中央軍委賦予它的職能就是“計劃指導全軍軍事科學研究的機關和全軍軍事學術研究機關”,即一方面計劃指導全軍的軍事科學研究工作,另一方面也從事綜合性的軍事學術研究工作。

  為此,作為全軍軍事科學研究的中心,軍事科學院長期以來一直進行著軍事基礎理論和國防建設、軍隊建設重大問題的研究;編修軍隊的條令、條例和其他有關的軍事法規;為中央軍委和總部機關提供戰略性建議和諮詢,提供軍事學術研究的相關資訊;組織協調全軍的軍事學術研究工作,進行全軍的軍事科研管理工作。

  隨著國防與軍隊建設的發展,軍事科學院在國家安全、軍事戰略、軍兵種戰略、外國軍事、國防和軍隊建設、資訊化條件下作戰和訓練、非戰爭軍事行動、軍隊政治工作等領域展開了更加深入與全面的研究工作,它的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主要領域:在軍事科學基礎理論研究領域,軍事科學院先後編著了《戰略學》《戰役學綱要》《國家軍制學》等600多部學科基礎理論著作,為我軍的軍事理論研究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在軍事著作領域,軍事科學院出版了《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選》《周恩來軍事文選》等一大批國家、軍隊領導人和高級將領的軍事著作,系統總結了我軍寶貴的戰爭經驗。同時,軍事科學院還編譯了《戰爭論》《軍隊大腦》等350多部外國軍事理論著作,為我軍軍事理論研究工作提供了豐富的借鑒與參考;

  在軍事歷史研究領域,軍事科學院組織編寫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抗美援朝戰爭史》《中國抗日戰爭史》《戰後世界局部戰爭史》《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世界軍事革命史》等300多部軍事歷史著作,不但系統總結梳理了我國自己的軍事歷史,更以中國視角梳理了世界軍事歷史;

  在軍事工具書領域,軍事科學院編纂了《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軍事百科全書》《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軍用主題詞表》等130多部重要的軍事辭書和工具書。特別是軍事科學院相關研究機構每年編纂發佈的各類報告、年鑒成為相關領域研究人員的必備參考,如由世界軍事研究部編纂發佈的《世界軍事年鑒》、由非戰爭軍事行動研究中心編纂發佈的《世界非戰爭軍事行動年鑒》、由國防政策研究中心編纂發佈的《戰略評估》,這些極具時效性的研究成果産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和專業影響。

  2012年,軍事科學院被確定為對外開放單位,從而大大促進了軍事科學院積極展開各類國際學術交流活動。這些活動已經成為宣傳國防政策的有力陣地、獲取國外學術資訊的有效窗口、拓展科研人員學術視野的重要舞臺。

  近年來,軍事科學院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數量和參加人數逐年遞增,年出訪人數和接待國外來訪團組數不斷創歷史新高。豐富的國際學術交流活動,不僅有力地促進了科研工作的開展,開拓了科研人員的學術視野,也擴大了軍事科學院和我軍的國際知名度和學術影響。

  特別是自2006年開始,由中國軍事科學學會主辦的“國際安全合作與亞太地區安全”論壇,即“香山論壇”每兩年在軍事科學院舉辦一次,已經成為中外防務專家學者交流的一個重要論壇,並且逐步升級為一個具有品牌效應的高端安全和防務論壇。

  不僅如此,軍事科學院還是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在軍事學領域開展碩士和博士生教育的研究生培養單位,多年來為軍隊培養了大批高素質的軍事理論研究人員。同時,軍事科學院還負責“中國軍事科學學會”的日常工作。

  總之,軍事科學院的軍事科學研究工作為推動和發展我國的軍事科學研究事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其相當數量的成果直接為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戰略決策採納,為國防和軍隊建設、軍事鬥爭準備實踐所用,成為國家與軍隊軍事思想與理論重要的“智囊團”“思想庫”和“資訊源”。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