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紀念建軍90週年】“八一”軍旗是何時誕生的?

2017年07月15日 11:25:17  來源:中國網
字號:    

  軍旗,既是領軍的旗幟,也是國家武裝力量的象徵。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旗是在革命戰爭時期産生和逐步定型的。1927年9月秋收起義,剛成立的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指戰員高舉紅底白星,星內嵌交叉的鐮刀斧頭的,側面寫有“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的軍旗宣戰。此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曾産生過不同的軍旗,最終於1949年6月15日將“八一軍旗”確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沿用至今。我軍各個時期的軍旗是什麼樣式?最終是如何確定將“八一”的字樣印製在軍旗上呢?中國訪談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特別節目為您邀請到軍事博物館研究員、軍史專家姜廷玉為您解讀。】

  中國網:我們知道,軍旗是一個國家武裝力量的標誌,是軍隊榮譽的象徵。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曾産生過不同的軍旗,各時期的軍旗是什麼樣式?又代表著什麼寓意呢?

  姜廷玉:我認為軍旗它有個發展演變的過程。南昌起義的時候,當時還是打著國民革命軍陸軍的軍旗,打著國民黨的旗號。1927年9月秋收起義的時候,就不能再打國民黨的旗幟了,所以,毛澤東在給中央的報告當中説,我們今後不能再打國民黨的旗幟,我們要高高打起共産黨的旗幟,共産黨的旗幟是人民的旗幟,國民黨的旗幟是反動的旗幟,今後不能再打這個旗。

  這個起義部隊打什麼樣的旗呢?當時也沒有一個現成的,中央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定。所以,他們達成的意見是要紅色,紅色象徵著革命,但旗上的圖案是什麼?怎麼做?當時他們改編的部隊叫“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住在修水,就責成這個師的參謀何長工,副官楊立三,還有其他三個人,叫他們來設計軍旗。他們經過反覆的思考,查閱一些資料,後來他們就參考蘇聯的國旗,就設計出了這一面軍旗。這一面軍旗底是紅旗,上邊一個五星,五星裏頭是鐮刀、斧頭。因為紅色象徵著革命,五星象徵著黨的領導,鐮刀、斧頭象徵著工農,意思是説我們是黨領導的工農武裝。它參考了蘇聯的國旗,但又沒有完全吸收蘇聯的。蘇聯的是鐮刀、錘子,我們是鐮刀、斧頭,因為他覺得斧頭更容易為大家所接受。所以,這個旗設計出以後成為秋收起義部隊,也就是工農革命軍的軍旗。在軍旗上,寫“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當時做了一百面旗子,然後發到部隊,起義最後打著這個旗幟上井岡山,在井岡山也一直用這個旗子。

  朱德、陳毅領導的湘南暴動,它那個工農革命軍也設計了軍旗,和這個大體上差不多。所以,一直到1930年的時候,根據地也都沿用了這面旗。到1930年,中央蘇區、中央蘇維埃政府也發了文件,對軍旗也做了統一的規定,當時還是以秋收起義這個旗為藍本。到了1931年的時候,當時中央就發了文件,包括和中華蘇維埃政府都發了文件,叫統一國旗、軍旗這個式樣。當時這個旗的式樣就有所改變,原來的鐮刀、斧頭是在五星裏頭,改變以後,五星在左上角,黨的領導;下邊就是鐮刀、斧頭,但是這個時候又做了一些改變,就把鐮刀、斧頭變成了鐮刀、錘子。錘子當時考慮更能象徵工人階級,所以,這個時候就改成鐮刀、錘子。做出這樣的軍旗,要求各根據地也都使用這樣的軍旗。

  到了1934年,第二次蘇維埃代表大會的時候,會上毛澤東是蘇維埃政府主席,專門做了關於國旗、軍旗一個説明的報告。另外,林伯渠又宣讀了《中華蘇維埃政府關於軍旗的決定》,這個《決定》就是中華蘇維埃國旗特別是軍旗沿襲了1931年的軍旗式樣,上邊是五星,下邊是鐮刀、錘子,還有一個白的旗褲,五星和鐮刀錘子,特別是五星用黃色的,鐮刀錘子也是黃色的。所以,1934年,作為國家的中華蘇維埃政府的法律把它定下來。

  這裡邊我要説一下,去年包括前些年宣傳工農紅軍長征,好多不光是電視劇、電影、舞臺表演,以及一些藝術家畫的油畫、國畫反映長征的,不少都搞錯了,他都是搞的,紅軍的軍旗是用的1930年以前的軍旗,用的是秋收起義井岡山的軍旗,包括看那些油畫,這都是錯的,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我在這兒也説一下這個事情。紅軍的軍旗一直到1937年“七 七”事變以後,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前一直都是用的五星、鐮刀、錘子這個旗。現在從一些歷史照片來看,紅軍改變為八路軍誓師會上那都是用這個旗,再有就是根據地也都是用這個旗,不是五星放到鐮刀錘子這樣的旗。

  中國網:可見,我軍的軍旗也是經歷了幾次樣式上的變革,那麼最終是如何確定將“八一”的字樣印製在軍旗上呢?

  姜廷玉:抗戰勝利以後,因為抗戰時期,我們八路軍、新四軍屬於國民革命軍的序列。部隊開始是打著國民革命軍陸軍的軍旗,後來國民黨陸軍的軍旗我們也不打了。抗戰勝利以後,當時各個部隊都打的是紅旗,沒有其他旗,有的建立功勳的部隊,原來授予他的功勳旗,他就打的功勳旗。所以,全軍當時沒有一個統一的軍旗。到了1948年,中央決定要加強正規化建設,要有統一的軍旗,周恩來專門做了指示,叫軍委發了通知,向全軍部隊發了徵集軍旗的式樣。當時徵集到了500多個樣式,都擺在一塊兒,讓大家討論鑒別。後來中央機要室的主任葉子龍拿了一本魯中軍區《前衛》報,這個雜誌的封面上有“八一”,有一面紅旗五星。當時為了搞好軍旗的設計,專門成立軍旗設計小組。葉子龍就和設計人員説“毛主席和中央的其他領導同志對這個式樣比較感興趣,請你們按照這個式樣來進行設計。所以,他們就按這個式樣來進行設計,“五星”、“八一”這樣來設計。後來設計好了以後,專門來進行討論。1949年在西柏坡召開七屆二中全會的時候,專門把設計軍旗的樣式給大家看,另外把500多份樣式也給大家看。最後大家比較認可“八一”、“五星”這個軍旗。後來毛主席看了這個軍旗式樣,他給了充分肯定,説“八一”是我們黨領導的軍隊誕生的日子,要有“八一”,這個五星象徵我們黨的領導,這個比較滿意。

  後來軍隊專門製造了一些樣旗,組織步兵、炮兵、騎兵這些部隊舉行授旗儀式,拍了個電影,因為當時這個條件可以拍電影。拍電影以後,專門開會看這個片子,最後就把這個軍旗式樣定下來了。所以,“八一”就成為軍旗的一個象徵,鐫刻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旗上。當時,人民日報、新華社專門發的一個文章《讓“八一”軍旗高高飄揚》。

  中國網:我們注意到,三軍儀仗隊在接受檢閱的時候所使用的軍旗和我們剛才提到的“八一”的軍旗其實是不一樣的,這又是為什麼呢?它背後的寓意又是什麼呢?

   姜廷玉:因為三軍儀仗隊擔任著迎外的任務,包括三軍儀仗隊有時候要出國參加活動,迎外賓。作為國家元首,軍隊的首腦來,咱們用這個軍旗。有些是陸軍、海軍、空軍軍種的領導人來訪,我們海軍、空軍單獨迎接儀式也用的這個“八一”軍旗。所以,有人就建議,説這個陸軍、海軍、空軍在迎外上是不是區別一下這個旗幟。在90年代,中央軍委就認真地進行了研究,決定設計製作陸軍軍旗、海軍軍旗、空軍軍旗作為迎外用。陸軍軍旗下面是綠色,象徵軍隊是陸軍的綠色,空軍是藍天,所以下邊用個藍色,海軍代表大海,調色用了蔚藍那個海的顏色。所以,三軍儀仗隊不僅有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還有了陸海空軍的軍旗,作為迎外來用。另外,根據不同國家的陸軍首腦、海軍首腦、空軍首腦用不同軍種的旗,這樣使我軍的軍旗成系列,更完備了。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