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公積金“賬隨人走”!7月起一批新規給你實惠

2017年06月30日 15:56: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經緯客戶端6月30日電(薛宇飛)從2017年7月起,一批新規將正式實施,納稅人再迎利好,增值稅稅率四檔簡並至三檔;住房公積金全國聯通,真正實現“賬隨人走、錢隨賬走”;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實施,合適的産品賣給合適的人,但交易自由未被限制。10項新規個個關係你的切身利益,快來看看吧!

  增值稅稅率四檔並三檔

  根據《關於簡並增值稅稅率有關政策的通知》,從7月1日起,增值稅稅率由四檔簡並至三檔,取消13%一檔稅率,稅率結構調整為17%、11%、6%三檔。

  原銷售或者進口貨物適用13%稅率的將全部降至11%,涉及農産品、天然氣、食用鹽、圖書等23類産品。此外,按照17%稅率徵稅的農産品深加工企業購入農産品維持原扣除力度不變,避免稅負增加。

  新版自貿區負面清單將啟用

  近日,《關於印發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7年版)的通知》發佈,我國11個自貿試驗區將在7月10日啟用新版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與上一版相比,2017版負面清單主要在採礦業、製造業、交通運輸業、資訊和商務服務業、金融業、科學研究和文化等領域擴大開放,負面清單內容已經縮減到百項以內。

  在製造業領域,包括航空製造、船舶製造、汽車製造、軌道交通設備製造、通信設備製造、礦産冶煉和壓延加工、醫藥製造等多領域均進一步擴大了開放。例如,在汽車製造中,取消了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産企業生産的産品須使用自有品牌,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和已授權的相關發明專利的限制。

  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實施

  7月1日起,《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實施,通過強化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的適當性義務,要求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將合適的産品或者服務提供給合適的投資者,對違法違規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該《辦法》將投資者分為普通投資者和專業投資者。普通投資者在資訊告知、風險警示、適當性匹配等方面享有特別保護。辦法明確,禁止經營機構向普通投資者主動推介風險等級高於其風險承受能力的産品或者服務。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投資者主動要求購買風險等級高於其風險承受能力的産品,經過特別的風險警示程式後,經營機構仍然可以向其銷售産品,投資者買賣股票的權利不受影響,可見《辦法》並未限制投資者交易自由,而是讓合適的投資者購買適當的産品。

  “四板市場”監督管理試行辦法實施

  《區域性股權市場監督管理試行辦法》于7月1日起實施,區域性股權市場是為其所在省級行政區域內中小微企業證券非公開發行、轉讓及相關活動提供設施與服務的場所。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行政區域內設立的運營機構不得超過一家。未經國務院有關部門認可,不得在區域性股權市場發行除股票、可轉換為股票的公司債券之外的其他證券。

  根據規定,在“區域性股權市場”開戶交易,自然人需要擁有不低於50萬元的金融資産,和一定時間的金融産品投資經驗。

  公積金實現“賬隨人走”

  根據住建部規劃,今年7月1日起,全國所有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將按照住建部《全國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業務操作規程》要求,通過平臺辦理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業務。今後,跨省市就業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無需再往返兩地,只要在轉入地即可辦理完成。

  全國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平臺將在6月底前上線,建成後,將真正實現“賬隨人走、錢隨賬走”。同時,住建部還將大力推進異地貸款服務,滿足繳存職工跨地區購買住房的資金使用需求。

 

   購買商業健康險可抵扣個稅

  7月1日起實施的《關於將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試點政策推廣到全國範圍實施的通知》規定,對個人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産品的支出,允許在當年(月)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稅前扣除,扣除限額為2400元/年(200元/月)。

  單位統一為員工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産品的支出,應分別計入員工個人工資薪金,視同個人購買,按上述限額予以扣除。2400元/年(200元/月)的限額扣除為個人所得稅法規定減除費用標準之外的扣除。

  禁止加價提車

  商務部發佈的《汽車銷售管理辦法》將於7月1日起實施。經銷商應當在經營場所以適當形式明示銷售汽車、配件及其他相關産品的價格和各項服務收費標準,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銷售或收取額外費用。同時,銷售汽車時不得強制消費者購買保險或者強制為其提供代辦車輛註冊登記等服務。

  新政策規定,提車時必須隨車附帶合格證。也就是説,買車不會再碰到汽車合格證被經銷商拿去抵押、交完購車款後提車很久也無法上牌的情況。

  降低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

  近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印發通知,降低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預計共可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26億元。

  國家發改委通知截圖。

  自2017年7月1日起,降低電信網碼號資源佔用費、頻率佔用費、公民出入境證件費、機動車行駛證工本費、臨時入境機動車號牌和行駛證工本費、水土保持補償費、農藥實(試)驗費、整合電路布圖設計保護費等收費標準。

  其中,多項出入境證件費下調。如,普通護照標準由每本200元降至160元,一次出入境有效由每證20元降為15元,港澳通行證由每證100元降至80元。

  開發票只填企業名稱將無法報銷

  只填寫企業名稱就能開增值稅發票、用於企業報銷的時代即將終結。

  根據國稅總局發佈的《關於增值稅發票開具有關問題的公告》,7月1日起,購買人開具企業發票,還需提供公司納稅人識別號(即“稅號”)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否則將不得作為稅收憑證用於辦理涉稅業務。

  大額交易報告新規實施

  《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將於7月1日起實施,金融機構應當履行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義務,向中國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報送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

  根據規定,大額交易報告標準為:一是自然人和非自然人的大額現金交易,境內和跨境的報告標準均為人民幣5萬元以上、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二是非自然人銀行賬戶的大額轉賬交易,境內和跨境的報告標準均為人民幣200萬元以上、外幣等值20萬美元以上。三是自然人銀行賬戶的大額轉賬交易,境內的報告標準為人民幣50萬元以上、外幣等值10萬美元以上,跨境的報告標準為人民幣20萬元以上、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中新經緯,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