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與長江“黃金經濟帶”共舞

2017年06月27日 13:59:29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原標題:與長江“黃金經濟帶”共舞)

     

  (原標題:與長江“黃金經濟帶”共舞)

     

  本報記者 黃繼妍

  長江,被譽為中國的黃金水道。沿江11個省市,在“共飲一江水”的同時,依託這條黃金水道,加快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帶。2016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精神,為長江經濟帶建設佈下了一個新的棋局,也為沿江11個省市産業發展指明瞭方向。

  在新的形勢下,以創新驅動促進産業轉型升級,是長江經濟帶實現經濟提質增效和綠色發展的重要任務。江西在參與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如何找準新路徑、培育新動能,在新一輪長江經濟帶建設中贏得主動,與長江“黃金經濟帶”共舞?

  改造“老黑粗”,産業佈局優化從“重”轉“輕”

  位於長江中下游分界線的九江市,是江西唯一通江達海的港口城市,有著“三江之口、七省通衢”的美譽,成為江西融入長江經濟帶和長江中游城市群的前沿陣地。

  冬日的暖陽中,位於長江邊的方大九鋼三號碼頭一片忙碌,裝滿鋼材的貨船緩緩離岸,向下游的江浙方向駛去。“水運的物流成本相對較低,往長江下游運輸每噸每公里只要0.9元左右。”方大九鋼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裡是九江市吞吐量最大的件雜貨碼頭,最高日發貨量可達1.4萬噸。

  倚長江而建、大進大出,是九江沿江産業的一大特徵。依託資源稟賦優勢,九江曾經把鋼鐵、電力能源、化工化纖等耗需量大、運輸量大的重工業,作為沿江開放開發的重點。這在沿江各省市十分普遍。有公開數據顯示:長江沿岸有40多萬家化工企業,同時還分佈著五大鋼鐵基地、七大煉油廠,以及上海、南京、儀徵等石油化工基地。這些“老黑粗”在支撐地方經濟的同時,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責任編輯:葛新燕]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