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下半年貨幣政策不松不緊相機而動 公開市場操作"收放有度"

2017年06月27日 09:37:19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原標題 下半年貨幣政策不松不緊相機而動

  回顧上半年,央行“堅持積極穩妥去杠桿的總方針”,同時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和節奏的靈活切換,來維護流動性穩定。展望下半年,業內人士表示,央行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基調不會改變,而在維持資金面“緊平衡”的大方向下,相機抉擇的政策操作靈活度將加強,在去杠桿與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之間把握好平衡。

  倒逼 政策助推金融“去杠桿”

  2017年,央行貨幣政策基調仍是“穩健”,但其內涵較去年已經發生明顯變化,去杠桿、擠泡沫、防風險已成為政策考量的重要因素。

  業內人士表示,在去年以及之前比較長的時間內,由於整個金融市場資金面相對比較寬鬆,不少金融機構有期限錯配、套利投資的動力和機會。實際上,很多機構能夠通過一手拆借隔夜短期資金、一手投資期限較長資産的方式來獲得穩定收益,而當整體銀行間市場利率穩定在較低水準的時候,這種獲利方式幾乎沒有風險。

  而在今年上半年,央行通過多種手段來“倒逼”過度投機的金融機構降杠桿。一方面,公開市場操作逆回購利率、MLF(中期借貸便利)利率有所上行,釋放了中性趨緊的信號。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貨幣市場利率中樞有明顯上行。5月,同業拆借月加權平均利率為2.88%,較去年12月的2.44%上行44個基點。質押式回購月加權平均利率為2.92%,較去年12月的2.56%上行36個基點。另一方面,央行從2017年第一季度開始,在MPA評估時正式將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指標範圍,以更全面地反映銀行體系信用擴張狀況,這也是其落實防風險和去杠桿要求、促進銀行體系穩健運作的重要舉措。

  與此同時,在今年4月,銀監會也發佈了多個重磅監管文件並啟動現場檢查,劍指金融機構的一些過度擴張和違規行為,金融機構的杠桿操作、同業擴張、監管套利等行為也由此受到約束。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