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高檔會所“歪風”不減:有的成單位“內部食堂”

2017年06月23日 07:21:39  來源:中青線上
字號:    

  原標題: 高檔會所“歪風”不減!隱秘了就能逃過紀委法眼?

  今天(6月22日),《中國紀檢監察報》刊文批評了高檔會所腐敗現象,認為在整頓治理後,仍有一些會所“歪風”不減,以更加隱蔽的方式繼續為腐敗滋生溫床。

  有的高檔會所離開了風景名勝區,卻搖身一變,成了單位的“內部食堂”,一些人換湯不換藥,依舊大吃大喝、奢靡揮霍,只不過更加隱秘、更難發現了。

  中央紀委機關報的嚴肅批評絕非空穴來風。據了解,長期以來,一些高檔會所佔據景區的好地段,推出讓普通人望而卻步的高消費,為公款吃喝、違規宴請提供了生存土壤。

  在過去,周邊群眾對這樣的會所式腐敗,不可能毫不知情,只是“敢怒不敢言”。可喜的是,經過近年反腐工作的努力,風氣大為改善,不少涉及腐敗的高檔會所紛紛關門或轉型,在公開的消息裏,有些高官落馬也與其在會所的腐敗行為有關。

  早在2013年12月,中紀委就發出《關於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嚴肅整治“會所中的歪風”的通知》,其中特別指出:

  近年來,一些地方將歷史建築、公園等公共資源變為私人會所的現象屢見不鮮,其中存在違法設立經營、侵佔群眾利益、助長奢靡之風、滋生腐敗行為等問題,群眾反映強烈。特別是一些黨員領導幹部出入私人會所,吃喝玩樂,甚至搞權錢交易、權色交易等。

  在反腐行動中,全國多地都有相關消息陸續曝出:

  杭州曾在一天內就關停了“西湖會”等5家景區會所,並陸續關停了西湖周邊30家高檔經營場所。廣州採取拉網式、定向式等方式,開展了4次專項清理整治工作。寧波對排摸清理和關停會所工作態度不堅決、措施不得力的,追究相關領導的責任。

  另外,在高端會所的界定問題上,中紀委也早有明確規定。

  根據規定,黨員領導幹部不能出入私人會所。這是指,黨員領導幹部不得出入實行會員制、只有會員才能出入的會所或不向公眾開放、只對少數人開放的餐飲服務、休閒娛樂、美容健身等場所。

  據了解,隨著紀委、財政、審計等部門對公款報銷、公款消費的監督力度加大,高檔會所腐敗會得到進一步的懲處,大量高檔會所紛紛轉型,以求贏得新的客源。隨著反腐的不斷深入,一些高檔會所紛紛轉型,不僅向散客開放,而且走大眾消費路線,VIP包廂、消費門檻等不適合普通人消費的方式也紛紛消失。

  那麼,這些高檔會所會如何轉型呢?

  最重要的趨勢顯然是向平民化轉向。不過,這個轉型過程中,勢必也會遭遇一些阻力。

  比如,位於廣州白雲山的品雲座餐廳曾是原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多次出入的高檔會所,萬慶良落馬後,這個高檔會所也被曝光。

  2015年,該餐廳被中紀委和央視點名批評後提前結束合同關門結業。經過重新公開招標後,由一家經營桂林米粉的餐飲企業接手經營,轉型為大眾化餐廳。

  2016年底,有市民反映,這家大眾化餐廳包廂內竟設置了888元的最低消費者違反了《餐飲業經營管理辦法(試行)》中“禁止餐飲經營者設置最低消費”的規定。經媒體曝光後,餐廳負責人才表示,撤銷最低消費標準,並加強餐廳員工培訓。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