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砥礪奮進的五年」班禪新村裏的幸福生活

2017年06月22日 16:12:22  來源:中國西藏網
字號:    

  中國西藏網訊 從櫥櫃裏的電視機到櫥櫃頂上的各色獎狀,再到長桌上擺滿的各色藏式點心、水果飲料,房間裏的一切似乎都洋溢著從物質到精神上的滿足感,這是記者在位於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歐拉鄉班禪新村裏的一戶人家中看到的景象。為紀念1984年十世班禪大師考察期間在這裡留宿,這座原名“錯尼”的村莊就改名為“班禪新村”。或許確實受到了來自大活佛的庇祐,村子裏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圖為客廳。

  今年65歲、已經入黨40多年的老黨員、戶主尕佈告訴記者,1984年十世班禪來到藏區考察時,這裡的經濟社會發展水準還比較落後,路也沒有通,來自四面八方的牧民都是騎著馬前來迎接班禪大師的。

  而今,經過30多年的發展,今天的歐拉鄉已經完成了水、電、路、房屋、文化、健身等多方面的重點建設,全鄉5個行政村牧民實現了集中定居,解決了牧民的行路難、就醫難、入學難等實際困難。

  據了解,瑪曲縣是全甘肅省唯一不産顆粒糧食的純牧業縣,這裡的人們曾經長期過著居無定所、逐草而牧的遊牧生活,尕布也不例外。2008年8月,此前一直住在帳篷或破舊土坯房裏的尕布一家搬進了位於班禪新村的新房子。

  尕佈告訴記者,近年來,政府給予了他許多幫助:2008年,他家用政府補助的5萬餘元加上2萬多元自籌資金建起了新房子;2015年,政府為村莊實施了道路硬化工程;2016年又實施了小康村風貌改造,政府還配發了太陽能熱水器和太陽能炕,生活比以前舒適多了。

  △圖為尕布(右)接受記者採訪。

  據了解,2016年以來,班禪新村依託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按照“生態良好、生活富裕、鄉村文明、村容整潔”的新農村建設要求,對牧戶房屋、院內、暖廊、廁所、浴室、廚房、藏式大門等居家環境及全村道路硬化、雨污管網、綠化等基礎設施進行了全面改造,還建成了約1200平方米的停車場2處、籃球場1處,以及約36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

  △圖為尕布家的院子。

  尕布説,以前不是沒有定居的想法,但是當時路水電都沒通,生活舒適程度也達不到現在的水準。而今,他的兒子會開車或者騎摩托車去15公里外的牧場,放牧家裏的200多頭牛羊,年均收入可以達到十萬元左右。這也是瑪曲縣牧民定居情況的一個縮影:身體好的年輕人繼續在瑪曲縣一萬多平方公里的牧場上放牧,而老人、兒童則集中到公路邊和鄉政府所在地,在學校、醫療、衛生各方面比較方便的地方定居下來。

  △圖為班禪新村一角。

  除了提升牧民的生活水準,班禪新村還有著更長遠的打算。據了解,該村將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牧業資源,重點突出生態畜牧業、旅遊文化産業,準備投資3000萬元建設扶貧産業園,構建羊絨及羊毛加工、乳製品加工、石料加工、有機肥料加工四大主導産業;構築克瓊湖景區、克勤灌木景區帶動牧家樂等旅遊服務産業發展。從而促進畜牧業生産結構調整和當地牧民及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增加牧民産業收益,為精準脫貧、全面小康夯實基礎。(中國西藏網 文/蘇文彥)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