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王中美:用“焊花”照亮美麗人生

2017年06月21日 18:18:11  來源:江西網路廣播電視臺
字號:    

  在咱們的印象中,電焊是一門苦差事,不管嚴寒還是酷暑,都得撲在工地上,焊接時火花四濺,一不小心濺到身上,不僅鑽心的疼,還容易留下疤痕。就是這樣一個男人都不願意幹的活,在九江有一位80後女工,卻一幹就是15年。

111

  江西網路廣播電視臺訊(記者 陳大聖 李希文)在咱們的印象中,電焊是一門苦差事,不管嚴寒還是酷暑,都得撲在工地上,焊接時火花四濺,一不小心濺到身上,不僅鑽心的疼,還容易留下疤痕。就是這樣一個男人都不願意幹的活,在九江有一位80後女工,卻一幹就是15年。

  她就是王中美——中鐵科工集團九橋公司“首席焊工”。1981年出生的她,從技校畢業後,分配到了中鐵科工集團九橋公司。在學校,王中美學的專業是橋梁吊裝,但她卻選擇了電焊。為什麼要跨專業選擇這麼一個苦差事呢?

  “我爸就是公司的電焊工,從小我就經常看他工作,覺得電焊好像挺好玩的,而且我爸電焊技術挺好的,大家一提到我爸都豎大拇指,我就覺得特別的光榮,所以我也想做這個。”説起當年的選擇,王中美的臉上依然洋溢著開心的表情。

  在父親的影響下,懷揣著“好玩”想法的王中美,真正接觸電焊後,發現並不“好玩”。“之前看我爸做的時候,覺得挺容易的,等自己上手一試,發現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可難了。”

222

  怎麼辦?換個崗位還來得及,但有股子倔勁兒的王中美不想放棄。為了提高技術,王中美加強業務學習,一有時間就觀摩師傅和前輩作業,學習借鑒他們的工作技巧。為了儘快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王中美還經常利用午休的時間,拿著廢棄的材料,找一個沒有人的地方偷偷練習。

  就這樣一練就是三年。2004年,從業三年的王中美終於迎來了“嶄露頭角”的機會。當時公司有一個項目需要一名年輕的焊工,王中美和班組的另一位同事是候選,經過業務PK,從業時間更短的王中美勝出,獲得了“獨挑大梁”的機會。

  “雖然練了三年,對自己的技術信心十足,但真正到了工地上,還是有些懵。”在帶班隊長的鼓勵下,王中美克服了緊張情緒,憑藉著過硬的技術,出色的完成了整個項目的電焊工作。

  經歷了三年忐忑和蟄伏的王中美,就此找到了自信,也開始被公司委以重任,多次帶領團隊承擔了一系列重大工程的焊接任務。武漢天興洲、南京大勝關、安慶、黃岡、銅陵公鐵兩用長江大橋等30多座知名橋梁,都傾注著王中美的汗水。

  為了提高産品品質和作業工效,王中美在實踐中敢於突破固有經驗和傳統,對焊接功法和焊接工藝進行了大膽、有效的創新,“王中美焊接工法”就是最突出的代表。

  在傳統的鋼梁焊接工法中,厚度16mm以上鋼板熔透焊接必需開雙面坡口,工序繁雜,工效不高。王中美通過不斷試驗,不斷優化,採用開單面坡口焊接工法,實現了厚度16mm至28mm的鋼板熔透焊接無需開雙面坡口。這一焊接工法,工序簡單易學,工作效率高,被公司命名為“王中美焊接工法”,並在公司內被廣泛推廣使用。

333

  在談到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王中美焊接工法”時,王中美本人顯得有些害羞,一個勁兒的跟記者説“這沒有什麼,這真的沒有什麼”。

  王中美説,當時也沒有想那麼多,就是想讓工序簡單一些,更快、更好的完成任務,“如果按照傳統的焊接工法,那必須鑽到箱體裏去操作,箱體裏空間很小,又悶熱,趴在裏面施工太難受了,而且一幹就是幾個小時,當時就琢磨著能不能有更輕鬆的辦法。”

  經過反覆的試驗,王中美成功了。“真沒想到實現了技術創新,還以自己的名字命名,這個榮譽太大了。”

  成天與鋼板和焊花打交道,王中美的皮膚看上去要比同齡女性更黑更粗糙,作為一名女焊工,15年來一直默默堅守在施工生産一線,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當年和王中美同一批進公司的女焊工有8名,只有王中美一人還堅守在電焊崗位上。

  “也不是沒想過換崗,畢竟電焊對於女人來説,確實比較殘酷,但也就是想想而已,只要投入到工作中,就完全顧不上這些了,那種和大家一起流汗的快樂,那種攻克難關的滿足,特別的有價值。”

  王中美現如今是集團家喻戶曉的“大明星”,以她名字命名的“王中美勞模創新工作室”于2016年10月成立,承擔公司焊評和人才培養重任。王中美的肩上,又多了一副重擔。王中美説,她會毫無保留地將技藝和經驗傳授給工友。

[責任編輯:盧佳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