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爭做“四有”中國好網民是這個時代的共鳴

2017年06月19日 17:00:11  來源:山西新聞網
字號:    

  6月29日,中央網信辦、各地網信辦、相關網站負責同志在“2015中國好網民系列活動”專題網頁留言,點讚“四有”中國好網民,掀起爭做“四有”中國好網民的新浪潮。

  從網路大講堂,到“2015中國好網民”流行語和故事徵集,從“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主題徵集展播,再到中央網信辦、各地網信辦、相關網站負責同志在專題網頁上留言,在這個6月開始的“2015中國好網民系列活動”中,主辦方用文化傳播、媒介傳導、法治宣傳以及權威指引等諸多方面,來匯聚成一個共識——做一個有內涵度、有責任感的中國好網民是這個時代的共鳴點,把握住當今網路世界的縱深感,則需要做相當的功課。

  網路不僅是由多個IP和http協議地址所構成的一張網,它更是從現實世界中延伸到更遠的多元化載體。對於它的框架結構以及契約精神、約定俗成,足以凝聚多方的共識和博弈。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網路安全工作,強調要加強全黨全社會網路安全意識培養,發動全社會參與維護網路安全,培育“中國好網民”。這是對網路世界的頂層思考。

  同時,政府和社會都在用法治和秩序來維護著這個多維空間的良性運轉。不過,作為個體更多的網民們,他們更起到網路生態環境的配置因素。讀懂這個社會的整體基調,落地大眾的真切需求,完善自己的道德追求,是大眾的述求,也是個體的回歸。而網路,它恰好能夠給你一塊具有這樣屬性的試金石和傳導體。

  “2015中國好網民系列活動” 正是基於這樣的共識而誕生。在它的主題頁面上的顯眼位置,“有高度的安全意識、有文明的網路素養、有守法的行為習慣、有必備的防護技能”這“四有”標識語,讓怎樣做一個中國好網民的概念立體化,也更加具有縱深感。

  當然,做一個“四有”網民絕非是要看到幾個精彩的標題語句那麼簡單,主辦方也懂得讓大家獲得共識而非“抵觸”是一定要抖落幹貨。且看,在網路大講堂中,網路安全專家李京春為你講述“蹭黑WiFi丟失六萬塊錢”的網路安全案例,讓你懂得守法的行為習慣;著名歷史學者蒙曼為你娓娓道來“呵呵”這一年度最傷人的網路流行語,它的起源期卻是在宋代,這讓你更具備網路文化的素養和談資。同時,網信辦負責同志們率先垂范在主題頁面上留言,積極回應了網友們提出的相關話題,看著這些字裏行間,你將明白網路的大勢所趨將是在哪。

  一滴水,它只有融入到大海中才不會乾枯。網路便是這樣一個有容乃大、萬潮奔流的大海。它是大數據、資訊化、雲計算的網,也是看跑男、光棍節血拼、刷朋友圈的網。在這樣的“海”中,你將是第一人稱的存在,也是能夠履行你義務和體現你價值的“海”。無遠弗屆的網路,它更亟需一種內核和外在的某種共振。正是如此,“2015中國好網民系列活動”用多元化、扁平化的切入點,來和網民們響應和互動著當下的網路關切所在。正如一個叫“正東方”的網友在主題頁面上所留言:“ 時刻繃緊弦,發出好聲音,正是中國‘四有’好網民的價值坐標。”

  找到這樣的價值坐標,才是中國網民真正有獲得感的關鍵所在。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