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香港回歸20年】專訪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

2017年06月19日 16:45:19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回歸祖國20年來,在中央的真誠關心和內地的大力支援下,特區政府帶領全體香港民眾,勠力同心,奮發有為。

  從18日開始,央視新聞頻道將推出人物專訪系列報道,回顧20年來香港的發展歷程,展望未來香港的努力方向。

  今年也是基本法實施20週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日前接受採訪時,回顧參與基本法起草工作的難忘經歷,並且總結了最近五年香港特區政府為改善民生、發展經濟所做的努力。

  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歷時近五年,其中1988年到1990年期間,梁振英曾擔任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長。梁振英錶示,基本法中的160條條款都經過深入諮詢、千錘百煉草擬。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這個徵求意見稿我們印了100萬份,那個時候香港人口大概就600萬左右,而且得到香港大大小小銀行、分行的同意,就把這個徵求意見稿放在他們櫃檯上面,隨便大家去取閱,連我們離島的一些小銀行的分行櫃檯上也有了,讓大家看。

  基本法亦回應了當時香港人對回歸的大大小小的顧慮。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到了徵求意見稿發出去之後,我就到每一個居民點去聽意見,往往第一個問題是什麼呢,這個就印象比較深的一個方面,就是説:梁先生,你講這麼多,1997年7月1號香港回歸了,到街道上去買回歸之後的第一份早餐,用什麼鈔票,這是很現實的一個問題,老百姓都很關心。我説我們這個徵求意見稿裏有了,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定貨幣是港元。

  梁振英錶示,要確保“一國兩制”實踐不走樣、不變形,就必須嚴格按照基本法辦事。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香港能夠成功落實“一國兩制”,我看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構思本身是科學的,務實的;同時,在落實“一國兩制”這個過程當中,中央、香港的各個方面都灌注了大量的心血,把這個有高度創造性、科學的構思,把它通過起草基本法,通過基本法的條文,把它落實。香港社會各個階層,各個界別不僅要全面認識基本法的條文,還要全面準確了解基本法每一條條文背後的原意。

  自2012年就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以來,梁振英將市民關心的房屋、貧窮、老年社會、環保等問題作為施政重點,取得一系列進展。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房價高,租金貴,最大的原因就是供應跟不上,所以過去五年,我們花了很大的力度,通過政府重新規劃土地用途,開闢土地,增加房屋的供應。未來三年到四年,陸續落成的私人房子總量是96000套,這個數比起五年前我上任的時候,增加了差不多50%。這些都是特區政府同事們他們努力的成果。老年問題,貧窮問題,我們加大力度,支援和支援香港老人,還有貧窮人口。我們破天荒地設立了一條官方的貧窮線,用這條貧窮線去衡量特區政府扶貧的工作成效。特區政府今年在社會福利方面的開支,比起五年前增加了71%,這也是比較可觀的一個增幅。

  面對香港未來的經濟社會發展,梁振英充滿信心,他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都為香港帶來新的機遇。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香港,尤其我們的青年人,在未來30年,40年時間裏面,通過香港和大灣區內地城市之間的合作,可以提取很多自己事業發展的動力。另外一個就是“一帶一路”,香港是我們國家主要的一個國際化城市。所以我們可以和內地的企業並船出海,我們也可以引進外地企業通過香港到內地去。香港只要掌握好這個機遇,香港未來的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應該是非常樂觀的。

  梁振英也表示,香港擁有“一國兩制”的優勢,在謀劃未來發展時,應考慮“國家所需,香港所長”,不斷調整香港的功能,使得香港能夠不斷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