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嫦娥四號明年登月 中國專家揭秘月球上如何種馬鈴薯

2017年06月19日 08:48:29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電影《火星救援》描述了主人公試圖在火星上種植馬鈴薯的情節。現在,這一願景有望被中國率先完成了。2018年,科普載荷“月面微型生態圈”將作為一位特殊的乘客搭乘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表面,裏面將放置馬鈴薯種子、擬南芥種子、蠶卵。兩種植物將在100天的實驗期限內生根發芽,開出月球表面的第一朵花。而蠶也將完成蟲卵孵化、幼蟲生長髮育和破繭成蝶的完整生命週期。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月面微型生態圈”總設計師謝更新教授介紹,2018年年底科普載荷將“搭乘”嫦娥四號登上月球,實現人類首次在月球表面開展生物學實驗。這項生物實驗將通過小型照相機,向全球直播。

  6月18日,“月面微型生態圈”總設計師謝更新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的採訪,詳細介紹了月球上種植馬鈴薯等這一生物學實驗的設想和過程。在謝更新看來,這次實驗雖然需要克服諸多困難,但意義深遠,它將成為人類首次月面生物實驗,對人類未來在地外星球生存具有重大意義。

  人類首次月球表面生物實驗

  北青報:當初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實驗設想?

  謝更新:其實在其他星球上種植生物是很多國家都在研究的領域。中國之前的探索已經實現了在月球落地,這次試驗算是探索過程的另一個創新。

  北青報:是哪些人在開展這一實驗?

  謝更新:這個項目是由重慶大學牽頭的科普載荷,已歷時兩年多的實驗,除重慶大學外,湖南大學、北京航空航太大學、中國航太科技集團等高校和企業也參與其中,涉及機械、控制、環境、生物、光學、能源等多學科交叉的多個研發團隊。團隊核心的工作人員有二十多個。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