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擼起袖子加油幹】海南區有了安監環保“電子眼”

2017年06月16日 13:50:16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字號:    

  海南區安監環保資訊化服務平臺運作現場。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李永桃 攝

  走進烏海市海南區安監環保資訊化服務平臺運作中心,大螢幕上閃現著隨機組合的視頻畫面,其中有烏海市華資煤焦有限公司二號焦爐生産情況、海南區幼兒園後廚生産情況等。“這個‘電子眼’可以實時監測企業的安全生産情況,有了它,整個園區的安監資訊和環保資訊盡收眼底。”負責平臺運作和維護的內蒙古恒凱科技有限公司部門經理魏玉龍説。

  海南工業園區危化企業數量多,企業管理水準參差不齊,安全生産壓力很大。如何實現安全生産水準與園區産業轉型發展步伐相適配?從2015年開始,立足打造智慧型工業園區,瞄準資訊化引領轉型發展路徑,海南區開始籌建安監環保資訊化服務平臺項目。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分兩期建設,由海南區政府公開招投標,內蒙古恒凱科技有限公司中標建設。平臺于2016年底開始試運作,目前接入企業19家,監測危險源數量52個,危險源因子409個,視頻探頭64個。

  該平臺建立了“兩重點一重大”(重點産品、重點工藝、重大危險源)危險源的運作臺帳,並具備安全生産監測、預警、指揮三大功能。監測平臺方面,對接了生産企業的中控系統,從企業生産設備中直接採集運作工況資訊,實現對工廠生産設施中危險因子的實時數據採集,比如焦爐爐膛指標監測中的爐膛壓力、爐膛氧含量、爐膛一氧化碳含量以及氫含量等。預警平臺則通過對園區內企業安全事故危險源的實時運作數據監測,建立分級預警機制,識別生産安全隱患,預防安全生産事故。平臺分為黃、橙、紅色三級預警。平臺還開發了手機客戶端,實現預警資訊的精準推送,將系統産生的預警資訊按照預警級別,分別推送給對應企業的安全生産管理人員、企業法人、政府相關工作人員,直至政府部門領導。當平臺出現黃色預警,將自助推送給企業的安環負責人和法人;橙色預警要推送給安監局、環保局和分管區領導;紅色預警要推送給區黨政主要負責人。指揮方面,安監工作人員日常值班指揮重點企業及時整改,當出現事故時,平臺則發揮綜合指揮救援功能。

  此外,平臺還具有環境安全綜合資訊監測功能,可實現對監測點的廢水、廢氣各項排放指標的監測和預警,並完全與區市兩級環保平臺“無縫對接”。

  在保證環保數據正常採集上傳的情況下,平臺還加入了廠區外污水偷排視頻監控、廢固排放點全景監測視頻監控以及廢氣排放高空瞭望球機監控等手段,擴展了市區級環保平臺的功能。平臺還對海南區2個空氣自動監測站的空氣品質監測指標進行了實時數據採集,並提供對外發佈介面,是海南區空氣品質對外發佈的權威出口。目前,園區企業和污水處理廠已安裝了7個監測點。系統的伺服器端已經建設完成,設計容量為監測100個排放點。

  通過多重織網,平臺已構築起海南區安全環保生産屏障。“5月22日15時37分,平臺對園區內一家企業的粗苯罐生産單元發出黃色預警,我們及時下達了電子通知單。當天下午6點,平臺反饋企業已處理完畢。截至目前,該企業再未出現預警情況。前幾天,一家企業2號焦爐地下室一氧化碳濃度頻繁預警。我們通知企業後,經排查確定為焦爐地下室風機老化。企業更換風機後再無出現預警。”魏玉龍興致勃勃地介紹。

  “天大地大,安全最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海南園區牢記這些警言,讓重點項目在資訊化建設中安全落地。同時,火眼金睛的安監環保“電子眼”,讓安全隱患、破壞環境的行為無處藏身。(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李永桃 于海東)

  連結:

  按照“高標準、全覆蓋、全過程、全方位、可持續”的要求,烏海市重點推動智慧小區、環保、安監、地下管線管理、食品藥品監管、物聯網基地等民生領域的資訊化項目建設,圍繞便民惠民,努力提升公共服務水準,力爭走在全區前列、達到全國一流城市水準,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今年,烏海市重點實施8項資訊化建設項目,總投資55億多元,其中烏海國際陸港資訊化建設項目已經投入使用,海勃灣區大數據産業園、物聯網大數據中心及智慧城市等項目正加緊推進。為確保項目建設,烏海市全面強化分析制度,充分發揮綜合經濟部門聯席會議作用,加強經濟運作研判調度,實行“半月調度、集中研究、一企一策、精準幫扶”,切實幫助企業解決資金、用地、用水、用電等問題。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