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香江20年】“一帶一路”快車上香港有“預留席”

2017年06月15日 13:15:22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一帶一路”倡議自提出以來,作為“超級聯繫人”的香港如何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把握機遇、發揮作用備受關注。中國經濟網記者在港採訪期間,香港各界人士紛紛表示對“一帶一路”倡議充滿期待,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是國家高瞻遠矚的構想,為香港的金融和專業服務等行業創造重要機遇。

  香港中環碼頭。中國經濟網記者馬常艷攝

  香港:“一帶一路”的超級聯繫人

  香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處於什麼樣位置?香港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形象地説,在“一帶一路”建設這輛“快車”上,中央已經給香港預留了“座位”。

  香港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具備區位優勢、開放合作先發優勢、服務業專業化優勢、文脈相承的人文優勢。

  “可以説,積極推動香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用好‘香港所長’服務於‘國家所需’,既是推進‘一帶一路’這項戰略工程的需要,也是香港自身繁榮發展的需要。”張曉明説。  

  香港位處亞洲中心要衝,位置得天獨厚,是連接“一帶一路”的超級聯繫人。只需4小時機程即可從香港飛往亞洲各主要市場,而全球一半以上人口,居於香港5小時機程範圍內。香港港口航線遍達全球逾500個目的地。

  香港特別行政區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香港希望從“一帶一路”中找到新的增長點。過去受惠于國家的改革開放,香港能成為一個金融中心、航運中心、貿易物流中心。未來“一帶一路”建設應該能為香港提供更大的機遇。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錶示,香港的“超級聯繫人”作用,既可以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同時也可以引進外地企業,為“國家所需”發揮“香港所長”。

  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同樣認為,香港作為一個樞紐,對國家有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連接好國家這一頭,另一方面也把全世界連接起來。香港就要做好這個橋梁或者是“超級聯繫人”的作用。

  香港:和內地一起“拼船出海”

  “一帶一路”建設的主要內容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這“五通”建設,與香港的特色和優勢高度契合。香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大有可為。

  香港如何把握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機遇?香港各界表示,將持續加強與世界各地的聯繫,保持領先全球的聯繫能力,以促進貿易物流、金融及專業服務、旅遊等傳統優勢産業的發展,開拓創意、文化、藝術、創新科技等産業的新機遇。

  張曉明表示,內地與香港的互補,合作機會是非常多的。比如,“一帶一路”建設所需資金量十分龐大,香港可以發揮金融綜合優勢,為“一帶一路”建設拓展資金渠道,對沖和化解風險,同時拓展“一帶一路”沿線人民幣業務,強化香港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又比如,“一帶一路”建設將産生大量的投資風險評估、並購諮詢、法律服務等專業服務需求,內地企業可以充分利用香港的專業服務優勢,與香港的資金、人才“拼船出海”,實現互利共贏。

  “一帶一路”倡議為香港的金融和專業服務業創造龐大機遇。香港金融管理局署理總裁余偉文表示,香港將繼續發揮國際都會的優勢,開拓“一帶一路”的新市場,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資産管理中心和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

  華潤集團董事長傅育寧看好香港在“一帶一路”建設的機遇。傅育寧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説,國家在制定“十三五”規劃綱要和設計“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時,均把支援香港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作為重要的政策取向。香港回歸祖國以來,內地與香港已形成全方位、寬領域、高層次交流合作格局,內地的很多開放政策都率先在香港“先行先試”,這不僅為內地擴大開放積累了經驗,也為香港提供了難得的先機。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香港社會各界反響熱烈、行動迅速。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了“一帶一路”督導委員會和“一帶一路”辦公室,建立了政府內部工作架構。同時,依託各類法定和重點商業機構,搭建起了資訊資訊、基建融資、經貿投資、人才培訓等“一帶一路”功能平臺。還有很多香港企業家已捷足先登,憑藉其靈敏的商業頭腦、廣泛的國際商貿網路,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佈局,並取得初步成功。(中國經濟網記者 馬常艷)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