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全國網媒聚焦江西分宜 開啟文化之旅探尋歷史底蘊

2017年06月13日 23:35:5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全國網媒聚焦江西分宜 開啟文化之旅探尋歷史底蘊

  雙林中心幼兒園的小朋友們迎接記者們的到來。(台灣網 尹賽楠 攝)

  台灣網6月13日分宜訊 (記者 尹賽楠)“分得宜春地,東偏一畫屏”。6月13日上午,2017第九屆全國網路媒體江西遊採訪團來到美麗的江西新餘分宜縣,一同感受這裡的山水風光和歷史人文氣息。

  分宜縣地處贛西中部,袁河中游。東鄰新餘市渝水區,南連吉安市安福縣,西接宜春市袁州區,北毗宜春市上高縣。分宜縣于宋雍熙元年(西元984年)建縣,至今1030年。人文薈萃、風景秀麗、文化底蘊深厚的分宜,是一個文化古縣、資源大縣,也是江西十大文化古縣之一,享有“贛西明珠”“中國夏布之鄉”“中國洞都”等美譽。

  説到“洞都”,不得不提分宜的“牛郎織女洞”。傳説天庭中的織女星和牽牛星因金牛星做媒,情牽一線。無奈觸犯天規,雙雙被貶下凡。織女星終日織錦思念愛郎。而那只開口説話促成牛郎織女在人間相遇、相戀的老牛,相傳就下凡在分宜南村禁山石洞內。當地百姓至今仍保持著到南村禁山石洞祭拜姻緣神牛及在洞口石壁刻下山盟海誓的民俗傳統。

  面對洞中巧奪天工的美景,採訪團的記者們無不為之震撼。香港每日電訊記者張學峰表示,時隔一年,再次來到分宜縣的“中國洞都”,感受到的是另一種風情。一年的時間裏,洞內的燈光增加了,沿途的道路變寬了,傳説中牛郎織女生活的地方也變得如此溫馨而又浪漫!

  走完“神洞”,又入“濕地”。採訪團一行接著來到了雙林鎮濕地公園,感受了“夏布文化”的獨特魅力。

  走近雙林,必説夏布。雙林鎮素有“中國夏布之鄉”美譽。自唐朝始,分宜縣雙林鎮夏布即成貢品,深受皇室和達官顯貴的喜愛。明代科學巨著《天工開物》專列兩章,對當地種麻織布的盛況和工藝圖文並茂加以介紹説明。在中國歷史博物館,陳列著一匹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從産地雙林鎮攜帶回宮的夏布,憑藉“輕如蟬翼、薄如宣紙、軟如羅絹、平如水鏡”的優良質地,雙林夏布曾于1915年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

  依託濕地公園,充分利用地下泉水和天然濕地優勢,把雙林傳統夏布文化融入公園,建成後可為市民和旅客提供休閒娛樂場所,帶動鄉村夏布觀光旅遊,充分展示了雙林夏布文化內涵。

  面對記者們的到來,雙林中心幼兒園小朋友們用青春活潑的才藝表達了當地人的熱情。採訪團成員們表示,看到如此可愛的孩子們,自己的心都被萌化了,大家紛紛拿起手中的相機將這個美好的瞬間留存下來,讓更多的人了解這裡,多來分宜走走看看。(完)

  全國網媒聚焦江西分宜 開啟文化之旅探尋歷史底蘊

  雙林傳統夏布文化融入公園。(台灣網 尹賽楠 攝)

  全國網媒聚焦江西分宜 開啟文化之旅探尋歷史底蘊

  採訪團探訪神秘的牛郎織女洞。(台灣網 尹賽楠 攝)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