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第十二輪巡視反饋:“退而不休”等狠話背後是真問題

2017年06月13日 15:45:2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6月11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公佈了十八屆中央第十二輪巡視的8個地區和單位巡視反饋情況,受到讀者關注。十八屆中央第十二輪巡視是十八屆中央最後一輪巡視,本輪巡視過後,中央巡視將完成對省區市地方、中央和國家機關、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中央金融單位和中管高校的全覆蓋。

  ● 四步實現巡視全覆蓋

  事實上,這次全覆蓋還有一個特殊意義,這是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實現一屆任期內中央巡視全覆蓋。回溯過去5年來的中央巡視,覆蓋面全是其鮮明特點。

  “更好發揮巡視制度監督作用”。寫在中共十八大報告中的這12個字,如今看來字字千鈞。作為黨章賦予的重要職責,巡視是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舉措,是從嚴治黨、維護黨紀的重要手段,是加強黨內監督的重要形式。

  時間回到2013年,黨中央在這一年對加強和改進巡視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兩度派出10個中央巡視組。2013年6月,中央辦公廳轉發《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巡視工作的意見》和《中央巡視工作2013—2017年規劃》;11月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則決定改進中央和省區市巡視制度,做到對地方、部門、企事業單位全覆蓋。

  事實上,實現巡視全覆蓋的過程,是通過“板塊輪動”逐步實現的。按照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的説法,這個過程分了四步走。

  第一步是2014年第四輪巡視時,實現對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全覆蓋;第二步是2015年第八輪巡視時,實現對中管國有重要骨幹企業和中管金融單位全覆蓋;第三步是2016年第十一輪巡視時,實現對中央部門和事業單位全覆蓋;第四步是2017年第十二輪巡視時,實現對中管高校全覆蓋;與此同時,還開展“回頭看”,對16個省區市殺“回馬槍”。

  ● 狠話背後是真問題

  分析這十二次中央巡視的用語,會發現“狠話”特別多,用詞極為犀利,這背後是巡視用語直指現實中發現的真問題。

  例如,在對央企的專項巡視反饋意見中,用詞包括“靠山吃山”“吃裏扒外”“‘鏈條式’腐敗”“利益同盟”“暴利工程”“以權謀私”“關聯交易”“黑金”“黑洞”“權力尋租”等,與企業特點息息相關。而在對部委的巡視反饋意見中,用詞則是“紅頂仲介”“越權審批”“退而不休”“暗箱操作”“花錢辦證”等針對性較強的説法。

  比狠話更為重要的是,及時解決真問題。在反饋意見出現諸多“狠話”後,被巡視單位關於整改情況的通報中,最經常出現的則是“誠懇的話”,實實在在找原因、提措施,致力於解決問題而非簡單回應。

  ● 體現從嚴治黨決心

  2015年《中國共産黨巡視工作條例》頒布以來,巡視在全面從嚴治黨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巡視工作本身,也在這幾年間不斷豐富著內涵。

  例如本次,根據中央統一部署,十八屆中央第十二輪巡視首次探索開展“機動式”巡視,並選擇了中央網信辦、國務院扶貧辦、中國鐵路總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等4個單位進行試點。所謂“機動式”巡視,按照中央巡視組同志的解釋,由5至6人的機動小組構成,高效精準突破,直接衝著重點專項問題去,哪問題反映突出就去哪,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而在此前,本屆中央派出的巡視組,已經在專項巡視、“回頭看”等形式上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不斷豐富著巡視工作“三部曲”——發現問題、反映問題、推動問題解決的內涵。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中央對巡視工作非常重視,始終堅持對相關探索進行總結和提煉。今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關於修改〈中國共産黨巡視工作條例〉的決定》,而此時距離《中國共産黨巡視工作條例》印發還不滿兩年時間。

  記者 劉少華

  下一頁   [延伸閱讀]   “天網”行動追回外逃人員2873人 追贓89.9億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