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企業減負萬億元承諾將兌現(熱點聚焦)

2017年06月13日 07:25:3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日前,國務院常務會決定推出新的降費措施,要求兌現全年為企業減負萬億元的承諾,相關措施引發了各界廣泛關注。分析人士指出,各類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準稅收”,在特定歷史時期可以保證某些公共事務經費,但在市場經濟日益成熟的今天卻成為束縛企業活力的負擔。規範和清理涉企收費,不僅僅是向企業發放減負“紅包”,更是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激發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活力的必要之舉。

  涉企收費套上“緊箍”

  據了解,7月1日起實施的新一輪降費措施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一是將建築領域工程品質保證金預留比例上限由5%降至3%;二是清理能源領域政府非稅收入電價附加,取消其中的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將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和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基金徵收標準降低25%;三是降低農藥實驗費、公安部門相關證照費等6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四是暫免征銀行業和保險業監管費。

  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在國新辦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新措施每年可減輕企業負擔約2830億元,加上此前已確定的減稅降費措施約7180億元,從而助力實現全年減稅降費1萬億元以上的目標。同時,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進一步完善收費目錄清單管理制度,在分級管理、分級公佈收費目錄清單的基礎上,著力打造全國“一張網”,在相關網站上匯總公佈收費目錄清單。

  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系主任金煜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各類涉企收費項目中,雖然一些項目存在有其必要性,但也有很多清理規範的空間。此次國務院為涉企收費套上‘緊箍’,不僅有助於減少政府性收費本身帶來的尋租空間,而且可以促進簡政放權,優化政府及企業在相關領域的人員配置。”

  完善減負制度環境

  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程瑜看來,當前宏觀經濟仍然有較大下行壓力,國際國內市場競爭不斷加劇,降低企業成本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環,重要性不言而喻。

  值得注意的是,在清理規範涉企收費問題上,制度建設被擺在突出位置。據介紹,財政部、國家發改委今後將進一步完善收費目錄清單管理制度,及時匯總公佈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政府定價的收費目錄清單。

  “中國經濟從政府干預過多向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轉變,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恰當的政府性收費項目,便是舊有體制機制對經濟轉型升級形成外部制度環境約束的集中反映。這些收費項目一方面牽扯了企業大量精力,另一方面也不利於形成良性的政企關係,甚至可能影響到中國對海外企業、資金、人才的吸引力。”金煜説,此次國務院推出降費措施,其實不只是為企業“發紅包”,更意在為企業營造良好的長期制度環境。

  激發經濟升級活力

  “大力清理和規範涉企收費,優化實體經濟發展環境,是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深化簡政放權的關鍵內容。”史耀斌説。

  例如,下調建築領域工程品質保證金預留比例上限這一最新措施,就將顯著減輕建築企業資金壓力和經營負擔。據住建部工程品質安全監管司司長李如生介紹,工程品質保證金約佔建築業營業收入的3.2%左右,按照2016年全國建築業營業收入約17萬億元計算,將保證金預留上限從5%降到3%,每年便可減輕相關企業負擔2100億元左右。

  金煜指出,在宏觀經濟日益市場化、法制化的今天,減少不必要、不合理的收費項目,進一步強化以稅收為主的政府收入體系,有助於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促進各經濟主體公開、公平、公正地參與市場競爭。金煜説:“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不可避免地面臨各種轉型壓力。因此,及時有效地針對突出問題進行改革,無疑有利於經濟順利轉型並實現良性發展。”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