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國資委力推央企集團層面重組 煤電等領域重點推進

2017年06月06日 09:37:52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國資委將繼續推進央企集團層面重組,目前重點是推進煤電、重型裝備製造、鋼鐵等領域重組。”6月2日,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在國企改革吹風會上説,國資委下一步將加強頂層設計,加大推進力度,按照“成熟一戶、推進一戶”的原則,圍繞做強做優做大目標,加快深度調整重組步伐。

  繼續推進重組整合,無疑是2017年國企改革重要的一環。彭華崗向《經濟參考報》記者勾勒出下一步的改革路徑:一是繼續推進中央企業集團層面重組,深化中央企業兼併重組試點,加強重組後的整合效果評估。穩妥推進煤電、重型裝備製造、鋼鐵等領域重組,探索海外資産整合,集中資源形成合力,更好發揮協同效應。二是推動中央企業以優勢龍頭企業和上市公司為平臺,加強企業間相同業務板塊的資源整合。鼓勵中央企業圍繞發展戰略,以獲取關鍵技術、核心資源、知名品牌、市場渠道等為重點,積極開展並購重組。支援中央企業之間通過資産重組、股權合作、資産置換、無償劃轉、戰略聯盟、聯合開發等方式,將資源向優勢企業和企業主業集中。三是發揮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的引導帶動作用,支援中央企業轉型升級、重組整合、創新發展,引導國有資本向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關鍵領域和戰略性新興産業集中。

  “中央企業重組不是為了減戶數,而是更加關注重組的內涵和實效,不僅僅停留在物理變化上,而是追求發生的化學反應。”彭華崗説。

  他坦言,目前重組的紅利已經開始逐步釋放,整合也開始顯現成效,比如,中國遠洋海運在波羅的海指數創新低的情況下,利潤逆勢上揚,2016年實現利潤總額161億元,同比增加47.3%,今年1-4月,實現利潤總額54億元,同比增加17.7%。與此同時,通過內部整合,重組前的重復投資、惡性競爭、力量分散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協同效應不斷顯現。寶鋼、武鋼重組前虧損上百億元,其利用重組的機會,深化改革、調整結構、壓減過剩産能近千萬噸,重組後實現盈利70億元。

  彭華崗説,不僅如此,央企通過整合推動研發資源有效集中,技術創新進一步加快,重組同時增強了企業規模實力,行業地位和話語權顯著提升,很多中央企業借助重組契機,加快實施産業結構調整,做強做優主業。

  目前,很多央企已經有所動作,分類基礎上的央企整合下一步將成為國企改革重頭戲,圍繞著國企改革的市場化重組大潮正在開啟。據了解,十八大以來,國資委推動了15對28家中央企業重組整合,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已經調整到102家。

  “以市場化為主的兼併重組步伐將加快。”內部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強化主業的同時,本輪兼併重組將會更加市場化和公開化,避免行政性劃撥,而且,將會圍繞資本市場展開,比如下一步處於競爭性行業、産品同質化高、國際競爭激烈的央企最有可能發生集團層面的合併。此外,一些在國際競爭中缺乏優勢的産業,也可能通過兼併重組來培育新的核心競爭力。

  除了兼併重組,下一步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將駛入快車道。彭華崗同時透露,除了國家發改委牽頭的重點領域改革外,更大範圍內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都在提速。

  據國資委統計,截至2016年底,中央企業集團及下屬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含參股)佔比達到了68.9%,上市公司的資産、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在中央企業“總盤子”中的佔比分別達到61.3%、62.8%和76.2%。省級國資委所出資企業及各級子企業(合併報表範圍內)混合所有制企業佔比達到了47%。

  不僅速度更快,混改層級也在提升。中央企業二級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佔比達到22.5%,截至2017年3月底,126家省級國資委監管的一級企業集團層面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

  (原標題:國資委力推央企集團層面重組 )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