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治國理政新實踐浙江篇】城鄉統籌 共用公共資源

2017年06月01日 22:51:44  來源:新藍網
字號:    

  (浙江之聲記者毛曉瓊、王曉玲)這幾天,嘉善縣姚莊鎮武長村村民王坤華正在忙著收拾村裏的老房子。上周,他向鎮裏遞交了第三批宅基地置換城鎮房産的申請表,從那天起,一家四口就開始盼著搬家的日子。

  資料圖

  2008年,嘉善縣在全省率先開展以農村住房置換城鎮房産的試點,由政府在城市的核心區塊建造房子,農戶自願用宅基地來置換。以王坤華為例,他的宅基地有170平米,可以在鎮裏置換兩套房子,市場價在200萬上下,算上各項補助,他只需要再掏25萬,財産性收入大幅增加。姚莊鎮人大主席蔣勝強説,在前兩批的基礎上,第三批的政策又有了新突破:“我們把它的土地性質改變了,全部國有劃撥了,都是拿我們純粹意義上的不動産證了,和商品房一模一樣了。原來一期二期呢我們集體建設用地上的房子,是宅基地,宅基地不可上市交易的,現在呢可以上市交易了。”

  算上第三批的2000個名額,整個姚莊鎮四分之三的農民已經住進了城鎮,不僅是名下房産增值,住不了的房子還能出租,一年的租金少説也有2萬塊錢。

  不僅是“錢袋子”,嘉善的教育、醫療、交通等公共服務資源也在加速向農村地區傾斜。

  在嘉善縣俞匯小學的科技館裏,聲、光、電、力等各種科技元素,一樣不少。校長蔣衛紅説,幾年前,這裡還是一個破舊的民工子弟小學,別説科技了,連個老師都留不住。直到後來縣裏試點了教師流動制度。蔣衛紅説:“教師流動以後,教學品質就提升了,我們年輕老師多,點子多。”

  蔣衛紅本身也是流動教師,對於她來説,住還是住在縣城,每天上班有校車接送,還能享受一個月700多塊錢的流動津貼,何樂而不為。截止目前,嘉善已經有近1000人次的校長名師參加流動,流動比例佔到63%。

  教師流動制度,就像一條“鯰魚”,攪動了城鄉間的教育資源趨於平衡,也攪動著養老、醫療、供水、公交等其他公共服務領域的城鄉一體化。2016年,嘉善縣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9%,醫療保險覆蓋率接近百分百。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范恒山説:“城鄉統籌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改善我們民生,特別是我們處於相對發展低水準的農村的人口的需要,他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是不斷增強的,所以也是最受老百姓歡迎的。嘉善的試點,其中的一些做法,他是能夠推廣到別的地方去的,有全局意義。”

[責任編輯:盧佳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