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網路中國節】網際網路+端午,傳統文化更具時代活力

2017年05月30日 11:26:24  來源:中國網
字號:    

  秦豫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眨眼間,2017年端午節就已姍姍到來。端午節由來説法甚多,有紀念屈原説、紀念伍子胥説、紀念曹娥説、起于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吳月民族圖騰祭説等,其中以紀念屈原説影響最廣最深。在民俗文化領域,人們習慣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自古以來,端午節就有祭祖先、念恩情、愛祖國、孝父母、幫幼小、求福祉,以及劃龍舟、吃粽子、插艾蒿、滅蚊蟲、遊四方等過法。並且,隨著中華文化魅力日益滲透到全世界,古老的端午節也一步步地走入世界各國的視線。比如韓國、日本、新加坡、越南、美國、德國等國,就會在端午期間或者吃粽子、柏葉餅,或者“熱情擁抱”端午節的標誌性節目——賽龍舟。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2006年5月20日,端午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9年9月30日,“中國端午節”成功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其實,在傳承端午民俗、保護傳統文化時,應多一些具體內容的填充,多一些文化元素的創想,多一些精神價值的倡揚,讓人們真正感受到傳統節日文化魅力,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