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警察英雄劉成曉:神勇女警為國為民 十六年初心不改

2017年05月26日 16:33:50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5月19日,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範立功集體表彰大會召開,河南省鄭州市公安局商城路分局案件偵辦大隊大隊長劉成曉當選“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並作為全國公安幹警中唯一的個人代表在人民大會堂發言。這也是她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榮譽。

  “你看我那天,頭髮還是那個樣子。但其實我還稍微整理了下,畢竟要對領導人有足夠的尊重,而且是代表了全國公安民警的形象,我覺得這也是種責任和使命。”今年50歲的劉成曉是一位擁有16年黨齡的共産黨員,大專文化程度,一級警督警銜。幹刑偵16年,歷任刑偵資訊員、情報資訊中隊中隊長、商城路分局案件偵辦大隊副大隊長、教導員,大隊長。

  由於工作成績突出,她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先後獲得“鄭州市優秀人民警察”、“鄭州市人民群眾滿意的政法幹警”、“綠城衛士”、“河南省優秀人民警察”、“河南省優秀中原衛士”、“河南省巾幗民警”、鄭州市最美廉潔家庭標兵戶”、“鄭州市第十一屆十大傑出女性”等榮譽稱號,並榮獲“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今年5月9日,由公安部組織的“我心中的警察英雄”網路推選活動正式揭曉結果,劉成曉作為河南省唯一當選的民警,來北京參加頒獎典禮。

  得到的榮譽再多,多不過她抓的犯人,破的案子。

  “寧讓生命透支 不讓使命欠賬”

  “破大案也要破小案,破小案也是為民辦大事”這是劉成曉一貫堅持的理念。

  今年2月14日,劉成曉所在轄區陸續接到4戶業主報案,稱家中被盜,被盜現金共計約1.8萬元。劉成曉及全體參戰民警第一時間展開追蹤調查,在“案發現場基本被破壞、沒有多少有價值線索”的情況下,抱著“無論多麼狡猾的嫌疑人作案後都會留下蛛絲馬跡”的想法,專案組開始了對海量視頻的排查。“嫌疑人翻墻作案,技術開鎖,且只偷客廳內現金,這些作案特點明顯,應該是反偵查意識較強的地域性團夥作案。”劉成曉介紹到。而後經過摸排布控、仔細比對和蹲點偵查,最終將嫌疑人抓獲。經過審訊組與犯罪嫌疑人的多番鬥智鬥勇,牽出其背後特大入室盜竊團夥,曾在全國瘋狂盜竊86起。

  2011年,劉成曉為抓捕在逃人員,連續近10個月奔波在全國各地,爬過幾十層高的在建居民樓,下過煤窯,扮過街頭修鞋匠,當過乞丐,看過別人白眼,遭過旁人奚落,委屈了就在旅社房間裏偷偷哭一場。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一個小縣城,劉成曉帶著幾名便裝民警來到犯罪嫌疑人落腳的出租屋,當她持槍一腳踹開嫌疑人租住的房門時,一支長槍竟然正對著她。面對從沒遇過的險情,劉成曉馬上示意同伴不要動,並努力使自己鎮靜,她舉起的槍幾乎和嫌疑人的槍在一條水準線上,劉成曉沉著地説:“你在外跑了十幾年也想家了吧。”犯罪嫌疑人沒有吭氣仍然端著槍,一時間空氣像凝固了似的,劉成曉接著説:“跟我們走,回去先安排你和老婆孩子見一見,然後好好表現爭取輕判。”一陣可怕的沉寂後,忽聽嘩啦一聲響,犯罪嫌疑人終於扔掉了手中的槍。

  參加刑偵16年,劉成曉先後參與和組織偵破各類刑事案件23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600多人。自2013年擔任大隊長以來,現行命案破案率100%;先後偵破大案要案319起,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536萬元。那些數不清的跋山涉水、風餐露宿的另一面,是她衝在一線、對陣交鋒的勇氣與智謀。

  “我不是傻大姐 我知道自己該幹啥”

  在劉成曉看來,活到現在,她最正確的選擇就是幹刑偵。

  “我從小就喜歡做警察,覺得只有做警察才能最大程度地懲惡揚善。以前在老家,看到有人被屈抓覺得特別無奈,當時就想,有一天一定要做個警察,匡扶正義!”提到初衷,劉成曉略帶激動道。

  劉成曉從小生活在河南鞏義的農村,家族裏十多個男孩,就她一個女孩。混在男孩堆裏的她儼然成了一個假小子,男孩子爬樹她就跟著爬樹,男孩子玩彈弓她也玩彈弓,且樣樣比男孩子玩的還要好。

  1990年大學畢業,本應到省武警總隊醫院工作的她,堅持申請到鄭州市公安局。2001年,鄭州市公安局分局內部調整,劉成曉又主動要求調到刑偵大隊。親戚朋友全部出動,勸她再慎重考慮。“我喜歡破案、享受破案,刑警是最能體現正義與智慧的職業,我要是怕苦就不會當警察,怕死就不來幹刑偵了!”

  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身上有股“勁兒”,這股“勁”不僅是一鼓作氣的孤勇,更是驅使她始終堅持不懈、不斷進取的動力。

  不是科班出身的女刑偵,除了要克服生理極限外,還要從頭開始鑽研業務。學習法律,分析法條、翻閱卷宗……光筆記就存滿了一櫃子。

  她深知科技對刑偵工作的重要性,從小沒接觸過電腦的她不斷學習電腦操作技術,掌握與刑偵有關的最前衛的現代科技,還于2004年受命組建情報資訊中隊,連續多日奔波于省市各個部門,與移動、聯通等業務部門順利組建完成。

  2015年8月以來,她大膽探索實踐,將大隊具有視頻偵查、圖像比對、案件串並、電子資訊研判等方面特長的民警整合在一起,組建資訊研判專業小組,建立了“靜時研判、戰時出動、動靜結合、能文能武”的偵查破案體系,提升合成作戰水準。

  “我是一個特別閒不住的人,就算休息時候也沒有什麼都不幹坐上一個小時的時候。”劉成曉説,特別累的時候,她會去電影院看看電影,“我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特別滿,我不會去跟朋友打很久的電話,我覺得那是特別浪費時間和生命的事。”

  “團隊凝聚力是戰無不勝的法寶”

  “劉哥”是同事對她的稱呼,劉成曉説,因為工作的性質,每次辦案都是和一幫大老爺們一起,“我覺得男人和女人除了上廁所不同,其他都一樣。沒有上下級,只有好兄弟”,久而久之就有了“劉哥”的稱號。

  劉成曉尤其重視團隊凝聚力,一方面大家都是出生入死的“兄弟”,一起經歷過生死的人,或許往往比常人更通透;另一方面,任何一個案子的攻破都離不開整個團隊的密切合作。早在剛轉入刑偵工作時,劉成曉面對家人的不理解和勸阻,就用“我身邊有那麼多戰友,沒那麼危險”來安撫親朋。

  作為大隊的領頭人,劉成曉確立了“敢為人先、當好表率,以打開路、攏心聚氣”的工作思路。一枝獨秀不是春,在工作中,她耐心給經驗少的同志答疑解惑,虛心與老同志切磋分析,並不斷帶領大家一起學習新技術,及時調整提升團隊的思維方式,提高全員戰鬥水準。

  16年的刑警生涯,劉成曉曾無數次面臨艱難困苦甚至生與死的考驗。“曾經有一次,2天之內有兩起大案,我們都是很短時間拿下的,我覺得什麼都不怕。”劉成曉表示。

  她喜歡大家叫她“劉哥”,“這個稱呼正代表著戰友間、兄弟間的深情厚誼。這種團隊的凝聚力,正是我們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法寶!”劉成曉説。

  在同事眼裏,劉成曉是精力特別旺盛的那種人,印象中再難再累的時候都沒看過她疲憊。回首這16年,劉成曉坦言,從來沒有過任何想過要放棄,甚至想不到有過什麼困難和阻力,“我覺得是特別自然的事情,從來沒仔細去體會過到底咋回事,我工作時候特別開心,從來不知道累。”

  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劉成曉從來沒有固定的休息時間,但工作的忙碌並未影響家庭的和睦,她透露,家人只有在最開始時有些不理解,後來一直很支援工作。“我就是那種做什麼都能做好的人,生活上我也料理得很好,我做飯特別好吃。” 

  劉成曉坦白,自己很喜歡現在的狀態,“我現在特別擔心退休,我都不敢想到時候自己是個什麼狀況。

  倉央嘉措的那句“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小事”曾讓無數人感同身受,然而就在我們的生活中,仍有人甘願將自己生死置之度外,把百姓的小事當大事。

  劉成曉最喜歡的歌是《鏗鏘玫瑰》,她的辦公室墻上挂著“山高人為峰”的大字,她對自我的認知是“遇弱則弱,遇強則強。”

  她所在的鄭州市公安局這樣評價她:十六年櫛風沐雨初心不改,為使命衝鋒陷陣勇往直前。神勇女警劉成曉,烈焰玫瑰自鏗鏘。(中國青年網記者 鄒暢)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