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國家明確:這些人平均工資不得低於公務員

2017年05月25日 09:54:46  來源:央視新聞
字號:    

  5月23日,教育部發佈《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針對資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品質和社會認可度四方面內容設置了明確的評估標準和要求,並將以考試方式招生、違規擇校、重點校、重點班以及社會認可度等作為一票否決的指標。該《辦法》自頒布之日起正式施行。

  7項校際資源配置指標

  《辦法》針對校際資源配置的評估提出了7項指標,重點評估縣域義務教育學校在教師、校舍、儀器設備等方面的配置水準,同時評估這些指標的校際均衡情況。

  其中包括,每百名學生擁有高於規定學歷教師數,小學、初中分別達到4.2人以上、5.3人以上;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小學、初中分別達到7.5平方米以上、10.2平方米以上;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小學、初中分別達到2000元以上、2500元以上。

  《辦法》要求,每所學校至少6項指標達到要求,余項不能低於要求的85%。

  15項政府保障程度指標

  政府保障程度共15項指標,重點評估縣級人民政府依法履職,落實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政策要求,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的工作成效。

  其中包括,所有小學、初中規模不超過2000人,九年一貫制學校、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義務教育階段規模不超過2500人;小學、初中所有班級學生數分別不超過45人、50人;不足100名學生村小學和教學點按100名學生核定公用經費;特殊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不低於6000元;全縣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準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準,按規定足額核定教師績效工資總量。

  9項教育品質指標

  在此次《辦法》中,將“教育品質”作為一個獨立的部分,設計了9項指標,加重了對“品質”評估的權重。重點評估縣域義務教育普及程度、學校管理水準、學生學業品質、綜合素質發展水準。

  其中包括,無過重課業負擔;全縣初中三年鞏固率達到95%以上;課程開齊開足,教學秩序規範,綜合實踐活動有效開展。

  注重社會認可度

  《辦法》更加注重社會認可。在此次《辦法》中,特別增加社會認可度調查,並要求社會認可度達到85%以上,否則可以對縣域優質教育均衡發展一票否決。

  《辦法》還特別規定,存在以考試方式招生;存在違規擇校行為;存在重點學校或重點班;存在“有編不補”或長期聘用編外教師的情況;教育系統存在重大安全責任事故和嚴重違紀違規事件;有弄虛作假行為等行為的不予認定。

  新聞多看點

  NEWS MORE

  教師:城鄉編制標準有望統一

  2016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於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嚴禁在有合格教師來源的情況下“有編不補”、長期聘用編外教師,嚴禁擠佔挪用義務教育學校教職工編制和各種形式“吃空餉”。

  而國務院今年1月10日印發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更是提出,加快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編制標準統一,推動地方實行城鄉統一的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對村小學和教學點採取生師比和班師比相結合的方式核定教職工編制。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