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有媒體稱C919中國造的只是一個空殼? 工信部回應

2017年05月24日 15:15:53  來源:中新網
字號:    

  中新網5月24日電 有媒體稱C919大飛機的很多關鍵技術都來自海外,中國造的只是一個空殼?對此,工業和資訊化部裝備工業司司長李東今日予以駁斥,總體設計方面,C919飛機的氣動設計、結構設計、系統設計需求均由中國商飛公司提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上午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工業和資訊化部副部長辛國斌等介紹推進《中國製造2025》深入實施,促進製造業轉型升級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有記者提及,C919大飛機研發過程中引進了一些國外技術和零部件,有媒體因此表示C919的很多關鍵技術都來自海外,我們造的只是一個空殼,工信部對此如何評價?

  辛國斌就此指出,這是一個比較好的問題,我注意到C919成功首飛以後,很多網友發出了這樣的疑問。我們國家首次按照適航審定要求和國際主流市場標準自主研發設計的一款大型飛機,在創新方面應該説有了很多成就,並不像網友們揣測的那樣。

  李東對此回應説,C919首飛試驗任務完成以後,引起了各方廣泛關注,大家存在著不同的認識,也有不同意見,我們注意到剛才記者提到的,説中國的C919核心技術都是國外的。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可以從幾個方面剖析。

  第一,當代大型客機是一個高度成熟、高度産業化的産業,全球化、國際化和子系統招標已經成為國際慣例。比如,空中客車實際上是由歐盟多個國家聯合研製的,波音飛機包括導航、發動機等超過50%的配套也是在全球配套。C919作為當代一個非常複雜、先進的飛機,利用全球資源實現突破,是個最佳路線。

  第二,C919大型客機作為我國首款完全按照適航標準和主流市場標準研製的單通道幹線飛機,按照“主製造商-供應商”這種當前全球航空普遍採用的模式研製,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特點。一是總體設計方面,C919飛機的氣動設計、結構設計、系統設計需求均由中國商飛公司提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二是試驗驗證方面,中國商飛公司是飛機TC證的申請人,對飛機研製各個流程和環節都要按照適航規章負責,需完成相關的系統整合和試驗驗證,並需承擔飛行試驗驗證規劃和試驗證明。三是對客戶負責方面,中國商飛公司是飛機全壽命週期內的負責人,對後續客戶支援體系、飛機運營保障等運營負責,對航空公司負責。

  C919項目,涉及上萬個配套件,同時有數百家企業參與這個重大項目。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把上萬個零部件,包括發動機、配套導航設備,按照科學的規律整合成一個整體,飛上藍天,這裡面攻克了飛機發動機一體化設計、電傳飛控系統控制律、主動控制技術等100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了以中國商飛公司為平臺,包括設計研發、總裝製造、客戶服務、適航取證、供應商管理、市場行銷等在內的我國民用飛機研製核心能力。隨著C919首飛成功,以中國商飛為核心,聯合中航工業,輻射全國,面向全球的較為完整的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和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産業鏈正在形成。

  李東稱,下一步,C919還要多次飛上天空,進行國際標準的適航試驗,這個過程中也需要突破很多技術,這些核心技術實際上就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裏。

  原標題:有媒體稱C919中國造的只是一個空殼? 工信部回應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