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第四十屆南極條約協商會議在北京開幕,《南極條約》44個締約國和10個國際組織約400人參加會議。這是中國1983年加入《南極條約》、1985年成為南極條約協商國以來,首次擔任東道國。
人類對南極的探索由來已久。18世紀,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曾三次穿過南極圈;1911年,挪威人阿蒙森率隊首次到達南極點。隨著南極的神秘面紗一點點被揭開,南極探索寫入了人類科學史,但一些國家也對南極領土和資源提出了訴求。為了保護這片白色大陸,1959年12月,12個國家在美國簽署了《南極條約》,凍結了各國的領土要求;1985年10月,中國成為南極條約協商國,擁有了對南極事務的發言權和決策權。1991年相關國家又簽訂了《關於環境保護的南極條約議定書》,決定全面禁止南極的礦産資源開發活動。
南極條約協商會議是根據1959年《南極條約》建立的定期議事機制,是南極國際治理中最重要的政府間多邊機制,由《南極條約》53個締約國中擁有協商國地位的29個國家輪流舉辦。本屆會議主要包括南極條約體系運作、南極視察、南極旅遊、南極生態、環境影響評估、氣候變化影響、南極特別保護區和管理區以及未來工作等多項議題,涉及南極治理中的各個方面。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張業遂在出席主題為“我們的南極:保護與利用”特別會議時表示,南極條約體系已走過58年的發展歷程。58年來,南極治理不斷面臨新的挑戰。如何有效應對這些挑戰,是南極治理中無法回避的重要議題,考驗著南極條約協商國的智慧。他説,加強保護是和平利用南極的基本前提,合理利用是發揮南極價值的題中之義,平衡兼顧是南極國際治理的基本理念。
南極有著獨特的氣候環境和地理特徵,對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生存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南極研究的投入巨大,但是意義也同樣重大。”英國南極考察局局長簡 弗朗西斯説,目前南極科研涉及很多領域,例如對南極冰蓋的樣本進行研究,可以探察地球幾千年前的氣象條件。南極對於捕獲海洋熱能和存儲二氧化碳所起的作用及其對漁業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此外還有氣候問題和臭氧層問題等。
如何讓各國民眾從南極的研究中獲益?智利極地研究所所長何塞 雷塔馬萊斯表示,需要找到一種可持續的方式,進行環保、高效、負責任的科研。其中,實現保護和科學研究及利用的動態平衡至關重要。
俄羅斯駐華大使安 傑尼索夫在會議上表示,《南極條約》是拋開短期政治考量進行有效合作的典範。他提出,目前有關南極的工作和資訊文件超過70%都是針對環境和氣候變化問題的,雖然這些問題的確是當代社會的重要議題,但不應忘記《南極條約》的主要目標和宗旨,維護南極的和平穩定,確保科研活動的有利條件,並就此進行國際合作。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南極條約》不僅凍結了南極領土聲索國之間的爭議,還向國際社會敞開了南極科考的大門,推動了更大範圍、更高層次的科考合作,為南極治理奠定了堅實法律基礎。近60年來,《南極條約》因應形勢變化,已發展成為包括《關於環境保護的南極條約議定書》《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公約》在內的體系。時間證明,《南極條約》行之有效,是有利於國際社會的多贏佈局。
中國科學院院士秦大河在為《南極洲:從英雄時代到科學時代》一書作序時寫道:在南極洲的英雄時代,人們與惡劣的自然條件做鬥爭的同時,相互間還有競爭。在南極洲的科學時代,這裡成了國際科學研究的競技場,科學發現的競爭依然激烈。如今,在《南極條約》和南極條約協商會議等法律、機制的保障下,南極一定會進入和平、穩定、合作的新時代。保護南極,功在當代,利在韆鞦。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