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余小毛:“實”繪新圖景 “幹”時意正濃

2017年05月23日 13:50:49  來源:央視網
字號:    

  2013年,江西省德安縣委組織部副部長余小毛接到調令:任寶塔鄉黨委書記。初來乍到,寶塔鄉的群眾每天早上都會圍在余小毛的辦公室門口,反映各種問題。方方面面的訴求,一撥接著一撥。有時余小毛去縣裏開會,群眾就在辦公室等他回來。

  怎麼辦?

  此時的余小毛默默樹起了他的十二字工作理念: 掌握實情,辦好實事,務實作風。

  掌握實情 貼心了解民意

  余小毛在一次下村路上聽説:每逢年終,寶塔鄉外來流竄盜竊案件就高發。余小毛和班子成員研究後決定:在全鄉開展“護村愛民百日暖冬行動”。從大宣傳、大巡邏、大排查、大走訪等方面,整合全鄉力量,開展為期100天的暖冬活動,極大維護了全鄉廣大群眾的財産安全。

  與此同時,余小毛採取“1+3”和“1+1” 的模式組建“連心”隊和“連心”組,即每位鄉黨委班子成員帶領3名機關幹部聯繫一個村級黨組織,幫助指導聯繫點的村黨建工作,組建“連心”隊;每位鄉領導幹部和1名村幹部負責一個片組,組建“連心”組。全鄉9個“連心”隊不定期地進行基層走訪,結對幫扶,積極向上級爭取救助資金300萬元,慰問困難群眾、困難黨員、困難學生家庭共3000余戶。

  寶塔鄉有3個村1個社區是縣工業園所在地,居住于園區的村民便成為了“市民”,但是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觀念依然落後。圍繞農民如何變市民、如何與流入園區人口互融共進等新問題,余小毛選擇了在楊橋村試點,施行“1+N”管理模式,並以此為切入點,引入“綜治+”理念,通過村民自治、職能部門支援、社會力量參與等手段,全面推進楊橋村建設。

  辦好實事 真正授人以漁

  鄉級公路“木環垅”,一頭連接著德安縣城一頭連著寶塔鄉,是村民的重要運輸和通行通道。由於行駛車輛多,加之年久失修,多處塌陷,行人和大小車輛進出困難,嚴重影響村民出行和寶塔鄉經濟發展。

  余小毛四處爭取,整合多方力量,2014年9月,寶塔鄉終於完成了木環垅公路改造,這條垅子裏的鄉親走了幾十年的老路,直了,平了,7000余名村民的出行難題解決了。

  為了幫助更多的困難戶脫貧,寶塔鄉進行了建檔立卡,對907名困難戶進行點對點地精準幫扶。一方面財政托底,一方面提供社會服務崗。為了引進産業,寶塔鄉實行招商引資任務分配到個人,並計入業績考核。通過資訊化平臺,引進了龍頭企業2家。

  余小毛又通過組織實地考察、送科技下鄉、農函大等相關農技培訓活動,引導和幫助有機果蔬種植、板鴨深加工、非洲菊種植等項目的落地。建立種植、養殖基地71個,培育蛋雞、楊梅、建材、食用菌、蔬菜、糧食等1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

  近年來,寶塔鄉先後興建17個新農村建設點,對26個村莊進行整治提升,完成480棟房屋的外立面及坡屋頂改造工程,完成49處組級公路會車點建設,貫穿5個村38公里的金帶河進行了全面疏浚和改造提升,改造組級公路10000余米,人居環境和經濟發展環境大大改善。

  務實作風 更好服務於民

  博陽河是德安縣人民的母親河,“還一河清水”是德安縣委對全縣人民負責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

  2015年6月,德安啟動保護母親河畜禽養殖場排污整改活動。余小毛接到任務後,捏了一把冷汗,因為全鄉養殖戶有105戶,佔全縣的三分之一,很多鄉鎮全鄉的養殖戶總量還不如寶塔的一個村多,而且,城郊養殖戶思想相對更加活躍,抵觸情緒較大。第一次召集全鄉養殖戶開會,團山村一個養豬大戶就站起來拍桌子反對:“堅決不改”。很多人也跟著起鬨,拒絕整改。

  為此,余小毛邀請各村支部書記、相關技術幹部和養殖戶代表列席參加,收集民意,制定方案,實行書記負責制、鄉蹲點負責人和所在村書記包村、幹部包戶,點對點地思想動員對標整改,並聘請專家對養殖戶提供技術支援。通過抓兩頭帶中間(一頭是正面典型,一頭是負面典型),抓示範帶一般,形成了你追我趕的局面。實現了“總量最多最先開工、難度最大全面完工”的良好效果。如今,全鄉養殖場全部都做到達標排污,沼氣得到了充分利用,既杜絕了環境污染,又使用了綠色能源。

  針對一些幹部疲憊、厭戰,甚至不作為、慢作為現象,余小毛在全鄉實行“作業單”制度。由鄉黨委專門安排人大主席負責督促,切實推進工作落實。並在一樓大廳設立簽諾履諾警示牌、違規違紀“曝光臺”,及時曝光工作落實不力、推動不實的人和事,實行“書記抓、抓書記”的黨建責任制。為緩解工作壓力,寶塔鄉定期邀請專家、心理輔導師開展心理輔導或講座,並建立幹部健康檔案。

  “實”繪新常態, “幹”意正濃時,這是寫在寶塔鄉便民服務大廳一處展板上的一個標題。如今,這句話,正激勵著整個寶塔鄉幹部群眾,適應新常態、敢有新作為。(素材提供:學習時報網)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