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學習時刻】人民大學王義桅:“一帶一路”是世界上最大的民生工程

2017年05月18日 11:21:53  來源:光明網
字號:    

  受訪人: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

  訪談實錄

  大家好,歡迎來到光明網“學習時刻”,我是中國人民大學的王義桅。15日,在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圓桌峰會上,習近平主席説了這麼一句話,我們要“共商合作大計,共建合作平臺,共用合作成果,讓‘一帶一路’建設更好造福各國人民”。那麼“一帶一路”怎麼造福各國人民呢?會給中國的老百姓會帶來什麼好處呢?

  我先講幾個故事來説明。第一個故事是我們去巴基斯坦的時候,看到巴基斯坦人民見到中國人就擁抱合影,對中國非常友好,我作為一個中國人感到十分自豪。在20世紀60年代,中國幫巴基斯坦修了喀喇崑崙公路,從新疆的喀什一直修到了伊斯蘭堡。在海拔幾千米高的地方修路極其艱難。對此,巴基斯坦朋友感動地説,我們的友誼像喜馬拉雅山一樣高,像印度洋一樣深。如今,對於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他們説兩國之間的友誼會比蜜還要甜,比鋼還要硬。所以“一帶一路”就是要點一盞燈,讓世界人民看到光明。當然,“一帶一路”建設不是簡單的對外援助,沿線國家不僅接受中國發的“紅包”,將來也會給中國發“紅包”。中國大量的産能會走向這些國家,給他們創造就業機會的同時,也給我們的公司帶來巨大的利潤。“一帶一路”就是要培育沿線國家的經濟增長點,同時給中國的經濟發展帶來持續的增長空間。

  另外一個故事是我們在非洲做調研的時候,了解到非洲現在大概5億多人還沒有用上電。他們以前買iPhone的手機,不僅很貴,而且非常耗電,而他們兩三天才能到城鎮裏面去充一次電。後來,華為手機來到非洲,非洲朋友發現華為手機的電量可以用好幾天,待機時間很長,價格也比iPhone便宜很多,非洲朋友非常喜歡。“一帶一路”的關鍵就是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我們在非洲建設“三網一化”工程,即高速公路網、高速鐵路網、區域航空網、基礎設施的工業化。整個非洲搭上了“一帶一路”的快車。非洲人民到中國來,不再是要援助了,而是招商引資。這些都是在學習中國改革開放的經驗,脫貧致富的經驗。現在有三句話在非洲很流行,就是中國人常講的“要致富,先修路;要快富,修高速;要閃富,通網路”。可以説,非洲是“一帶一路”合作裏最容易出亮點的,充滿希望的大陸。

  最後一個故事回到中國,我們知道古代的絲綢之路給我們帶來了番茄、石榴、胡椒,那麼今天的“一帶一路”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呢?我們知道,飛機運輸價格很貴,而海上大規模的運輸週期非常長,現在中歐班列開通以後,老百姓的生活更加便捷了。比如在鄭州,我們發現超市裏德國、比利時的啤酒,居然比我們在當地買還要便宜。那是因為超市直接從中歐班列的物流中心買,是批發價,而我們在歐洲當地買的是零售價。鄭州現在有像在北京後海那樣非常洋氣的酒吧,很多外國朋友也願意在鄭州生活了,鄭州人也可以享受到更多“一帶一路”帶來的好處。所以,“一帶一路”不僅是造福沿線各國人民,也造福于我們中國人。

  “一帶一路”是世界上最大的民生工程。“一帶一路”建設將資金投向實體經濟、基礎設施和民生,讓沿線發展中國家可以更多地實現彎道超車,讓世界看到光源。這是我們的擔當,也是我們經濟發展的機會。為人民服務,為“一帶一路”的人民服務,這也是“一帶一路”的精髓。

    (光明網記者周明艷採訪整理 剪輯:臧穎)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