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視頻]【治國理政新實踐開局“十三五”】深度融入世界經濟 夯實國家競爭力

2017年09月22日 14:16:26  來源:央視網
字號:    

  來源:央視網  發佈時間:2016年03月01日 19:08

  今年是我國第十三個五年計劃的開局之年,世界經濟正經歷著深度調整,國際治理體制在加速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堅持對外開放、深度融入世界經濟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國正在通過改革不斷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在與世界的良性互動中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拓展新空間。

  兩天前,我國與烏茲別克最大單體合作項目,中亞第一長度的鐵路隧道實現貫通。這條長達20公里的隧道要穿過天山山脈的7個地質斷層,施工難度很大,所以鐵路規劃了20多年都沒有建成,當地居民去首都,要先出趟國,繞道吉爾吉斯斯坦。

  中國建設者用世界領先的技術和裝備讓當地居民直通首都的夢想即將實現,同時,這裡位於“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吉烏國際鐵路大動脈的必經之地,也影響著中亞乃至整個歐亞大陸的物流和交通。

  自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加快建設“一帶一路”這個開放的總抓手和新引擎,短短兩年,我國先後與土耳其、波蘭等約30個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文件。

  “一帶一路”為中國打開了新的國際發展空間,而標準更高、開放更為深入的自貿區網路建設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享受開放深化帶來的紅利。春節剛過,生效僅一個多月的中韓自貿協定就給山東淄博一家製造高科技材料的企業送來了“紅包”。他們出口韓國産品的關稅從6.5%降到了零。

  “十二五”期間,我國不僅坐上了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位置,並且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2015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263億美元,居世界第二,對外直接投資1180億美元,居全球第三。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成為塑造國際經濟格局的重要力量。

  中央在《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指出,我國將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産品供給,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

  點擊進入視頻頁面

[責任編輯:李帥]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