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

2017年05月18日 08:46:32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原標題: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學習、應用和發展,多次強調要學好用好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完善領導幹部的知識結構,提高治理經濟的能力。習近平同志指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必修課。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不僅具有十分深厚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礎,而且在指導解決中國經濟問題的成功實踐中創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豐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高度重視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研究基本經濟制度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傳統。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未來的社會主義作了大體的設想。他寫道:“讓我們換一個方面,設想有一個自由人聯合體,他們用公共的生産資料進行勞動,並且自覺地把他們許多個人勞動力當作一個社會勞動力來使用。”他強調,“勞動時間的社會的有計劃的分配,調節著各種勞動職能同各種需要的適當的比例。”這些論述,規定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於社會主義部分的研究框架:公有制、以公有制為基礎的基本經濟制度、與基本經濟制度相適應的勞動組織方式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分配方式。

  習近平同志根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邏輯,著眼于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對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作了深刻闡述。他指出,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共産黨確立的一項大政方針,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援、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推動各種所有制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同時公有制主體地位不能動搖,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能動搖,這是保證我國各族人民共用發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證,也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保證。他還指出,我們致力於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沒有變;允許更多國有經濟和其他所有制經濟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經濟。習近平同志的這些重要論述,在基本經濟制度層面拓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框架,豐富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內容。

  科學回答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政府與市場的關係

  經濟學研究的一個主要命題是提高經濟效益,提高經濟效益的關鍵在於資源配置和創新,資源配置的最佳效果就是在給定的技術條件下各種資源的邊際回報率相等,即達到了馬克思所講的平均利潤率的程度。當然,即使資源配置達到了最佳效果,其對經濟效益的貢獻也是有邊界的,而創新對於經濟效益的貢獻是沒有止境的。無論是資源配置還是創新,都離不開經濟體制的保障。經濟體制的選擇和變革向來是政治經濟學研究的重點。

  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們對經濟體制的認識經歷了一個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創造性地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並且把改革開放作為發展的強大動力,持續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抓住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即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問題,對如何正確處理二者關係作出了科學回答,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重大論斷。這一重大論斷具有里程碑意義,標誌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市場經濟本質上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經濟體制,但在不同社會形態下,市場經濟體制會因經濟基礎和發展目的不同而有質的差異。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選擇,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則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體現。習近平同志強調:“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我們仍然要堅持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發揮黨和政府的積極作用。”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發揮黨和政府的積極作用,是不斷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的法寶。

  新發展理念極大地深化了對發展規律的認識

  發展理念決定發展觀、發展路徑和對發展的評價。習近平同志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指導,深刻總結國內外經濟社會發展的經驗教訓,深化了對發展規律的認識。

  創新發展解決發展動力問題。馬克思認為,價值規律的重要作用就是激勵商品生産者通過創新縮短自己生産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個別商品生産者通過創新打破已有的技術和經濟均衡,獲得超額回報,其他商品生産者會緊跟其後,利潤率隨之被平均,社會的技術、生産力水準上升到一個新層面。習近平同志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創新理論。他深刻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這一重要論斷告訴我們:一個追趕型國家在起始階段可以模倣先發國家,但一旦躍居發展前列,模倣的空間就會急劇縮小,不創新就會喪失發展動力。陶醉於後發優勢,久而久之,優勢也可能變成劣勢。因此,我們必須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創新擺在第一位。

  協調發展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十分重視並善於運用唯物辯證法來認識和探索人類社會發展中的矛盾運動規律。比如,馬克思提出,社會再生産分為生産資料生産和消費資料生産兩大部類,兩大部類必須保持一定比例關係才能保證社會再生産順利實現。這其實就是強調協調發展。我們黨歷來重視協調發展,形成了許多關於協調發展的理念和戰略。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習近平同志賦予協調發展以新的科學內涵。他指出,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下好“十三五”時期發展的全國一盤棋,協調發展是制勝要訣。這些重要論述深刻揭示出:協調是發展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在發展思路上既要著力破解難題、補齊短板,又要考慮鞏固和厚植原有優勢,兩方面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才能實現高水準發展;協調是發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統一,不是搞平均主義,而是更加注重發展機會的公平,更加注重資源配置的均衡。

  綠色發展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警告,“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單純追求GDP增長、以GDP論英雄的做法,先污染、後治理的發展方式,破壞了自然環境,影響了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習近平同志強調,“藍天也是幸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人與自然的關係,指明瞭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共贏的正確路徑。我們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

  開放發展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馬克思、恩格斯強調:“資産階級,由於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産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市場經濟必然是開放經濟,開放發展解決發展的內外聯動問題。習近平同志強調:“中國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提升發展的內外聯動性,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更多惠及其他國家和人民。”為此,中國進一步完善對外開放戰略佈局,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更深層次更高水準的對外開放;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實現世界經濟再平衡貢獻中國智慧。

  共用發展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按照人的個體的發展程度,把人的發展分為人對人的依賴、人對物的依賴、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三個階段。社會主義、共産主義追求的是第三個階段,即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共用發展理念與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發展理念一脈相承。習近平同志指出,共用理念實質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的是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要求。我們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用中有更多獲得感,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作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戰略判斷

  區分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分析和研究問題的基本方法。馬克思從大的方面區分了人類社會的發展階段,也分析了經濟發展週期中各階段的特徵。習近平同志綜合分析世界經濟長週期和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徵及其相互作用,作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戰略判斷。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這一重大戰略判斷高屋建瓴,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從國內看,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在條件發生了深刻變化,過去的優勢逐漸減弱,迫切需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培育新産業、新動能、新優勢。從國際看,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傾向日益明顯,世界經濟復蘇緩慢。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貨物貿易大國,我國要樹立起負責任大國的形象,努力提高對外開放水準,以開放發展引領經濟全球化步入新時代。總體看,我國經濟已經走過了“長身高”階段,步入了“長肌肉”“強身健體”時期。因此,習近平同志強調,“要把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作為貫穿發展全局和全過程的大邏輯。”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努力提高發展的品質和效益,推動我國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

  兩點啟示

  解決當代中國經濟發展問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生長點。經濟學是經世致用之學,只有解決實際問題的經濟學才有生命力,才會為人民群眾所接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不是“象牙塔”中的學問,而是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指導下,在解決我國實際經濟問題中不斷創新發展的。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正是在科學把握世界經濟和我國經濟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在科學回答中國發展問題中創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豐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以科學的方法論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習近平同志指出,要立足我國國情和我國發展實踐,揭示新特點新規律,提煉和總結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規律性成果,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系統化的經濟學説,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堅持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同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相結合,不斷深化對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形成新的理論成果。這些理論成果是適應當代中國國情和時代特徵的政治經濟學,不僅有力指導了我國經濟發展實踐,而且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這啟示我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是推動理論創新的根本方法論。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要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指導,提煉和總結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的經驗,從而形成規律性認識和系統化學説。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