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抹灰狀元”祝平輝:泥沙漿中出抹精彩人生

2017年05月17日 16:17:42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祝平輝:泥沙漿中出抹精彩人生。剪輯:劉銘

  1997年,18歲的祝平輝在技校畢業後跟同村的老鄉來到桂林打工,成為了一名普通的“農民工”。剛到工地時,沒有經驗的祝平輝只是一個助工,在抹灰師傅的指導和帶領下,兩個月後,祝平輝正式成為了一名抹灰工。到現在為止,祝平輝已經在建築行業幹了整整二十年,在這二十年間他一步步從最初的“菜鳥”,成長為了一個“行業尖兵”。

  2009年,祝平輝在山東濟南舉行的全國建築業抹灰工職業技能大賽中榮獲一等獎,2015年當選全國勞動模範,2017年當選全國“最美職工”。他最常説的一句話是:“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

  二十年堅守 從助工變成“抹灰狀元”

  建築一線的工作十分辛苦,風吹日曬,每天都與水泥砂漿打交道。抹灰工作的勞動強度尤其大,工作時間長每天經常工作十個小時以上,在趕工期時,甚至連星期天都不能休息。有許多和祝平輝同期來到工地的工友都因為吃不了苦先後轉了行,但是祝平輝卻堅持了下來,這一幹就是十幾年。十幾年間,幹這行的年輕人走了一批又一批,但祝平輝不為所動,悶聲不響地苦練抹灰技術。儘管平時的工作已經很累,但是他仍然經常在休息時間拿著水泥桶和抹灰刀一遍遍地練習。

  在工作上,祝平輝對自己的要求十分嚴格。每次進行抹灰前,他總要認真確保所用的砂漿混合比例符合要求,並按照分項工程品質檢驗評定標準隨時自我檢查,保證工程品質,努力做到一次合格,減少返工造成的損失。就算是在趕工期,祝平輝也將“慢工出細活”這一準則實施到底,寧願加班加點也不願意湊乎交工。

  就是這樣,祝平輝的抹灰技術和工作態度逐漸得到了公司的認可,他抹的墻成了“免檢墻”,他的“免檢墻”作為公司的樣板墻供其他工友們參考學習。“在我的潛意識裏我覺得我做出來的就是一件作品,被別人認可,被別人欣賞心裏面還挺有成就感。所以我就更喜歡這個行業,更喜歡去研究這個行業。”不善言辭的祝平輝略帶驕傲地説。

  熱愛鑽研 創新多種抹灰工藝

  儘管祝平輝現在已經是公司裏的“技術大牛”,但是他仍然忘不了第一次“實操”時的手忙腳亂。“當時抹的是頂棚,抹了很久好不容易完成了,我一下樓梯,砂漿就不斷地掉下來。”這讓祝平輝意識到,抹灰並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

  為了抹好一堵墻,祝平輝除了苦練基本功還不斷嘗試了很多新方法。在“頂棚事件”之後, 祝平輝就不斷思考如何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後來在師傅的指點和自己的不斷嘗試之後,他就想到先處理頂棚基層,用膠水拌水泥在基層上塗抹一遍,果然再抹灰時就很少掉下來。

  “抹灰是個體力活也是個技術活,不僅要有個好的身體,還要有靈活的頭腦。”祝平輝告訴記者。“抹灰後可能會出現什麼樣的品質問題,怎樣控制不出現這些品質通病,抹墻時應該先做哪個部位後做哪個部位,哪些部位要求強度高的砂漿,這些都是抹灰的門道,把這些問題研究透了才能抹好一堵墻。”比如同樣是給墻體抹灰,混凝土和磚墻的吸水程度是不一樣的,而養護好的混凝土和養護不好的混凝土吸水程度也不一樣,這就要求在抹灰打底時根據具體情況對材料種類、原料配比及工作程式安排進行調整,才能夠避免色差、開裂、空鼓等問題。

  祝平輝認為,要做新一代的建築工人,不能只吃老本,只靠前輩的經驗工作,要做到既會實踐,又懂理論,才能創新發展。於是,他利用業餘時間潛心研讀了《磚瓦工藝學》、《抹灰工須知》等許多專業書籍,並將這些知識充分應用在了自己的實踐工作當中,在許多技藝方面有了自己的創新。

  在祝平輝看來,想要創新,最不可缺少的是追求卓越和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靠尺刮搓法”是祝平輝發明的第一個技術工藝。在工作中,他發現內墻抹灰陰角時,單靠人的眼睛檢測是難以做平的。祝平輝根據掌握的知識,嘗試著利用鋁合金靠尺的直角靠墻面刮,結果很容易就做平整了。這個發明得到肯定之後,祝平輝一發不可收拾,更加積極地投入到了發明創造中,頂棚抹灰法、陽角護角法、地面機械收光法……一項項非常實用的技術工藝應運而生,他創造的這些工藝技術漸漸在各個工地流傳開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6年,祝平輝參加桂林市職工(工種)職業技能大賽,獲抹灰工第一名;2008祝平輝被評為廣西自治區優秀農民工;2009年,山東濟南舉行的全國建築業抹灰工職業技能大賽中,祝平輝獲一等獎;2011年,祝平輝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5年,祝平輝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2017年榮獲全國“最美職工”稱號。在這些厚厚的榮譽證書背後,是祝平輝勤奮好學的精神,技能過硬的業務,對技藝的鑽研,是他對品質極致的追求,是他幾千個日夜在泥沙中的千錘百煉。

  不忘初心 繼續前行不忘“傳幫帶”

  在榮譽面前祝平輝沒有沾沾自喜,而是以此為契機,更加勤奮工作,刻苦鑽研,提高自身技能,影響帶動其他工友工作學習。

  2010年,祝平輝的工作崗位有了變化,從抹灰工轉到質檢員的管理崗位。成為質檢員後,祝平輝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更好地開展工作,2010年他攻讀了廣西廣播電視大學房屋建築專業,利用業餘時間學習了施工技術等課程,並於2013年以優異成績獲得了大專文憑。

  祝平輝深知,質檢員的工作要求自己起到更好的“傳幫帶”作用,把自己的技術傳給身邊的人。因此,作為公司裏的技術能人,祝平輝並不吝惜于與人分享工作中的心得與經驗。他毫無保留地給徒弟們傳授經驗,給工人們示範各種技術要領:“技能這個東西要傳承下去,才能創造更多的價值。”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