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貴陽市打好“精準牌” 深入實施大扶貧攻堅春季攻勢

2017年05月17日 15:35:44  來源:貴陽網
字號:    

  拌灰漿、搬石塊、砌墻體,清鎮市王莊鄉小坡村肉雞養殖項目施工現場,一片火熱的勞動場景;

  在位於烏當區的貴陽市花卉苗木基地大棚裏,當地村民陸松正忙著整理植株,在外打工多年的他,如今成為一名“家門口”的産業工人,“每天上班8小時,每月工資3000元”……

  近日,在貴陽市各區(市、縣),一批品質高、有針對性、帶動力強的項目正加快推進落地,為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大活力。

  今年初,貴陽市啟動2017年大扶貧攻堅春季攻勢。從100個低收入困難村中選出20個特別困難村,進行精準扶貧;集中開工一批扶貧攻堅春季攻勢項目,突出抓好産業發展;全力以赴打好政策“組合拳”,激發決戰貧困的動力……行動啟動以來,我市採取系列措施,打好“精準牌”,按下“快進鍵”,扶貧攻堅春季攻勢取得明顯成效。

  做好頂層設計

  釋放活力激發動力

  要破解脫貧這道難題,必須做好頂層設計,釋放政策活力,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的問題。隨著大扶貧攻堅春季攻勢啟動,我市明確“主攻方向”,各地全力以赴,打好政策“組合拳”,激發決戰貧困的強大動力。

  “高一格”推進易地扶貧搬遷。緊扣搬遷對象、安置選址、標準設計、成本控制、建設管理五大環節,對清鎮市、修文縣和開陽縣2042人、3個安置點按照三個“高一格”的要求,在縣域規劃區內進行規劃建設,優化提升道路、供水、供電、排污等基礎設施和幼兒園、衛生室、生活超市、文化場所等公共服務設施配套,讓搬遷群眾的生活更便捷。同時,根據搬遷群眾的文化水準、就業需求等情況,“一人一策”精準對接公益性崗位、縣市國有企業和周邊企業,保障搬遷群眾就近就業,做到應保盡保。

  “高一格”助推全省大扶貧攻堅,著力推進現代農産品物流體系建設。作為省會城市,貴陽市的消費市場優勢對全省特色農産品産業扶貧有帶動作用。市場軟硬體設施建設方面,貴陽市啟動建設貴陽北部農産品電商物流園,並在貴陽地利農産品物流園、貴陽數字化禽蛋物流中心及22個惠民生鮮超市等地,設立貴州省綠色農産品銷售專區(櫃)。同時,推動省內大型禽蛋生産企業與貴陽市大型超市農超對接;籌備建設77個惠民生鮮超市,制定“一縣一品”電商扶貧農産品孵化計劃,確定10至20個系列農産品電商扶貧推廣目錄。

  “高一格”推進精準扶貧,著力實施“大數據大扶貧”工程。建成貴陽市大數據精準幫扶平臺,率先運用大數據精準識別扶貧開發對象;建成貴陽市領導幹部精準幫扶工作平臺,率先在領導幹部結對幫扶工作中運用大數據,讓幹部結對幫扶更加真實精準。

  壓實扶貧責任

  黨員幹部奮戰一線

  作為省會城市,貴陽市要在全省走前列、作表率,實現“高一格脫貧、快一步致富”。在實現“十三五”扶貧攻堅“開門紅”的基礎上,貴陽市於今年初在全市100個低收入困難村中選出20個特別困難村,進行精準扶貧。

  從“掃描”每戶貧困戶情況,到因地施策、因戶施策,全市黨員幹部奮戰一線,把脫貧攻堅的軍令狀落實到每一項行動中。貴陽著力加強組織領導和機制創新,“高一格”壓緊壓實任務鏈責任鏈,精準發力,不留死角——

  管理機制方面,建立完善貴陽市大扶貧攻堅組織領導、工作標準、考核、督查、問責等“1 9”管理配套制度,形成嚴格的考核督查問責機制;

  攻堅手段方面,市委、市政府和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協的20位市領導,分別帶領1支隊伍,定點結對包乾全市20個特別困難村,實行以村帶鄉、全面發展;

  領導幹部誠信建設方面,各區(市、縣)黨委、政府和市工作部門主要負責人致市委、市政府落實大扶貧攻堅一封信,明確大扶貧攻堅目標、措施,以此增強各級領導幹部的緊迫感、使命感和責任感,層層壓實責任,督促堅守擔當。

  思深方益遠,謀定而後動。在大扶貧攻堅春季攻勢的響亮號角聲中,黨員幹部駐村幫扶工作紮實推進,掀起新一輪結對幫扶熱潮。

  貴陽市還著力推進開放式扶貧,“高一格”幫扶市州脫貧攻堅;充分發揮人才、技術、資金和市場優勢,加強貴陽六區、三平臺與其他市(州)貧困縣和長順縣的産業、人才培訓、市場拓展等方面合作。據統計,一季度,貴陽市“六區三平臺”落實幫扶9個貧困縣資金1820萬元,“六區一市”落實幫扶長順縣7個鄉(鎮、辦事處)資金2020萬元。

  夯實增收基礎

  産業扶貧不斷提速

  4月下旬,貴州長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右七村蔬菜基地裏,55歲的右七村村民蔣先芬領到1800元工資。三年前,蔣先芬把7畝多土地流轉給長津公司,並在蔬菜基地裏打零工。“土地流轉每年5000多元,加上打工工資,日子好過多了。”蔣先芬説。

  和蔣先芬一樣,有500余名村民將土地流轉給長津公司,留在公司打工,其中包括48戶低收入家庭。作為清鎮市首批農村“三變”改革試點村之一,右七村還與長津公司合作,建設投資800余萬元的“右七都市農業示範園”,項目將於今年8月建成。

  右七村是全市各地扶貧攻堅力度不斷加大的縮影。貴陽市著力打造都市現代農業升級版,“高一格”推進産業扶貧——

  強“三變”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完成1076.7萬畝集體土地、4.9萬畝宅基地、395.4萬畝林權確權頒證;對村“三資”(資源、資産、資金)開展清産核資,實現資源變資産2.8萬畝、資金變股金2.5億元,帶動低收入困難農戶1.3萬戶、3.51萬人。

  強新型經營主體培育,新引進培育農業龍頭企業12個、農民專業合社156個和家庭農場130個,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700人,實現以蔬菜為主的特色産業規模化種植57.5萬畝,新增生豬存欄1萬頭,“兩雞”“兩蛋”雞存欄130萬羽。

  強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編制貴陽市鄉村旅遊扶貧發展規劃,啟動10條美麗鄉村提高型示範帶打造,實現鄉村旅遊收入26.4億元,特色農産品加工183億元。

  強托底機制創新,在全省率先啟動蔬菜、生豬目標價格保險試點,推進蔬菜、茶葉、獼猴桃等自然災害保險試點,創新建立價格保險與自然災害保險雙保險機制,助推産業扶貧穩步推進。

  今年4月,貴陽市還集中開工851個扶貧攻堅春季攻勢項目,項目涉及總投資145.15億元,覆蓋全市10個區(市、縣)的所有低收入困難村,涵蓋産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基本公共服務等各方面,將輻射帶動農村低收入困難人口3.7萬餘戶。目前,這些項目正在加快推進。

  記者 遊紅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