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弘揚絲路精神 共築世紀工程--一論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演講

2017年05月15日 13:48:21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北京5月14日電 題:弘揚絲路精神 共築世紀工程——一論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演講

  新華社評論員

  “孟夏之日,萬物並秀。”美好的時節,孕育新的希望;合作的盛會,激蕩奮進力量。14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拉開帷幕,來自100多個國家的各界嘉賓齊聚北京,共商“一帶一路”建設合作大計。

  “我期待著大家集思廣益、暢所欲言,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獻計獻策,讓這一世紀工程造福各國人民。”習近平主席在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中,溯歷史之源流,揭示絲路精神的豐富內涵;觀時代之變遷,闡述“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意義;望人類之未來,就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闡明中國主張、提出中國方案,深刻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一帶一路”、怎樣建設好“一帶一路”等重大問題,為加強國際合作、實現共贏發展指明前進方向、注入澎湃動力。

  “桑田未聞改,日月曾幾昏。”兩千年歲月如歌,我們的先輩穿越草原沙漠,搏擊驚濤駭浪,開闢了綿亙萬里的古絲綢之路。張騫、鄭和、馬可波羅等一代代“絲路人”,用駝隊與寶船架起東西方交流的橋梁;不同文明、宗教、種族求同存異,書寫了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壯麗詩篇;沿線國家通商易貨、交流知識,文明成果燭照古今;陸上海上商旅不絕,生産要素自由流動,在共用中創造了地區大發展大繁榮。激蕩人心的歷史,積澱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帶來深刻啟示:無論相隔多遠,只要勇敢邁出第一步,堅持相向而行,就能走出一條相遇相知、共同發展之路,走向幸福安寧和諧美好的遠方。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人類社會正處在一個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代,我們正處在一個挑戰頻發的世界。和平發展的大勢依然強勁,變革創新的步伐繼續向前;同時,人類面臨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等嚴峻挑戰。把握髮展大勢,破解時代課題,習近平主席于2013年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4年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支援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政策溝通不斷深化,設施聯通不斷加強,貿易暢通不斷提升,資金融通不斷擴大,民心相通不斷促進,取得豐碩成果。實踐證明,“一帶一路”倡議順應時代潮流,適應發展規律,符合各國人民利益,具有廣闊前景。

  萬事開頭難,“一帶一路”建設已經邁出堅實步伐。只有乘勢而上、順勢而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才能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銘記“和時興、戰時衰”的歷史法則,攜手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用好發展這把總鑰匙,釋放各國發展潛力,實現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用,將“一帶一路”建成繁榮之路;著力打造開放型合作平臺,推動構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投資規則體系,將“一帶一路”建成開放之路;向創新要動力,堅持創新驅動發展,踐行綠色發展新理念,將“一帶一路”建成創新之路;建立多層次人文合作機制,推動各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將“一帶一路”建成文明之路。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站在新的起點上,中國將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為“一帶一路”注入強大動力,為世界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推動已經達成的務實合作協議早見成效,向絲路基金新增資金1000億元人民幣,從2018年起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啟動“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在未來3年提供600億元人民幣援建更多民生項目,設立後續聯絡機制……一系列務實舉措彰顯中國的誠意與擔當,預示著“一帶一路”的美好前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只要我們堅持共商、共建、共用,一步一個腳印向前推進,一點一滴抓出成果,就一定能讓“一帶一路”建設更好地造福世界、造福人民。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