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一帶一路”為人類發展開闢新大陸

2017年05月15日 15:36:57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今天正式舉行,習近平主席出席論壇並做主旨演講。29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聯合國秘書長等3大國際組織領導人,共計130多個國家及諸多國際組織的代表聆聽了習主席的演講。

  “一帶一路”倡議經過4年的推進,更加清晰和豐滿了,世界對它的了解更深刻了,信心更強了,參與的國家越來越多了。這次高峰論壇既像是“經驗交流大會”,又像是“動員和總結大會”,而大家的共同目標則是共贏發展。

  發展説起來是件好事,但在過去的歷史中,落實發展總是有各種的橫生枝節,讓人類實際上無法專心。比如從技術上説,國家之間的互聯互通早就不是大的難題,但只要拿出亞洲的交通圖看一看,就會發現,交通網路的分佈很不均衡,國際聯絡線在一些方向上也很薄弱,而原因遠不僅僅是高山大漠等地理因素的阻隔。

  世界經濟的發展需要動力,開放包容應該貫穿世界經濟的整體發展進程,全球化需要新的維度來充實,而所有這一切要求各國政府以新的思維加以推動和構建。“一帶一路”是世界經濟充滿想像力的再出發,是極具持久吸引力的倡議。

  中國在過去幾十年裏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浪潮,“發展是硬道理”在中國深入人心,通過發展來解決各種問題成為了相當普遍的信念。放眼世界,停滯、欠發達、不公平、對立等各種消極現象廣泛存在,且複雜交織,中國自然不是什麼“獨善之身”。時至今日,進步實際上也必須是“全球化的”,欠發達和停滯是不同的煩惱,但誰説它們在整個人類層面不是發展問題同一硬幣的兩面呢?

  中國第一次做了國際大型發展規劃的首倡者和主要引擎,這樣的角色還從來沒有由一個發展中國家扮演過。這是中國在“領導”世界嗎?説實話,中國人迄今為止沒有從這個角度嚴肅思考過,我們更願意把這看成是中國發揮了更多作用的國際合作,而且我們很真誠地認為,中國還沒有“領導”世界的資本和能力,但我們的確有與世界進行更多合作的需求和條件。

  如今是全球範圍內國家主權受到尊重最多的時候,發展成果完全被少數國家壟斷的時代結束了,世界經濟只要有較大規模增長,受益面往往就很廣。中國對合作共贏的強調,有著深刻的時代基礎,順應了潮流,“一帶一路”之所以顯示出強大生命力,也是因為它堅定地契合了21世紀的這一時代邏輯。

  這幾年國際上雖然有一些人習慣性地從地緣政治角度解析“一帶一路”,但他們始終沒有抓到自己很想抓住的辮子。那些聳人聽聞的分析逐漸就搞不下去了,相反,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則受到理性的驅動,現實為這樣做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強勁理由。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可以説來得很快,總體上看也相當順利。這是一個好兆頭,過去被認為不太可能的發展合作,今後很可能真成為全球治理大塊大塊的新大陸。

  在世界尚未從金融危機完全復蘇過來,很多國家仍無法走出消沉氣氛時,“一帶一路”帶來的顯然是樂觀和希望。更重要的是,它決非畫餅充饑,它的原則如此現實,一起參與它讓所有國家都覺得力所能及。國家無論貧富,它們今天的條件、包括一些缺陷和短板都成為可以調動起來的資源。或許正因為有如此的“群眾性”,“一帶一路”短短4年時間迅速從倡議變成行動,它的世界性輪廓也眼看著呈現出來。

  下一頁   [延伸閱讀]   外媒點讚習近平高峰論壇開幕演講:“世紀工程”惠及世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