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國資委:47家央企參與“一帶一路”1676個項目

2017年05月12日 15:29:26  來源:中國網
字號:    

  國新辦今日就中央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共建情況舉行發佈會。

  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肖亞慶介紹,“一帶一路”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為世界經濟復蘇和可持續發展增添了活力。“三年多來,共有47家企業參與、參股或者投資,或者和這些國家的企業合作共建了1676個項目。這些項目的建設和完成,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也為中央企業“走出去”提供了豐富的實踐。”他説。

  肖亞慶表示,從能源建設方面來看,中央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二十多個國家建設了60多個能源項目、油氣合作項目,帶動了當地資源開發和能源建設。中央企業承建了中俄、中哈、中緬原油管道,中俄、中亞、中緬的燃氣輸送管線等等,有效地解決了資源和能源的輸出問題。中央企業還承建了一大批火電站、水電站和核電站以及電網建設,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撐。

  在産能合作和園區合作方面,中央企業加強與沿線國家的産能合作,加大了園區建設力度。多個工業和製造業項目落地,有效解決了當地發展的需求,而這些發展也提升了當地經濟水準,穩定了就業,很多項目大幅度增加了稅收,促進了經濟發展。

  中央企業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始終堅持依法誠信經營,充分尊重所在國當地的文化、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認真履行社會責任,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努力解決當地的就業,積極參與公益事業等等,受到當地的好評。

  此外,肖亞慶還指出,中央企業在實施“一帶一路”的建設過程中,使許多國家的基礎設施得到了明顯改善,使當地的資源優勢變成了産品優勢。這些産品優勢進一步發揮,又增加和促進了當地的經濟增長。當地經濟增長進一步擴大了就業,同時也提高了員工的技術水準、操作水準和知識能力,直接或間接地改善了當地人民的生活水準。中央企業在“一帶一路”實踐當中,也促進了企業自身的國際化進程,通過與沿線國家的企業、員工各方面深層次合作,中央企業更加熟悉了當地的法律、政策和人文環境,增加了國際化經驗,也推動了産品和技術的創新,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我們還感到,中央企業在‘一帶一路’建設實踐中,為當地的産品進入中國乃至走向世界也提供了很多機會,通過貿易往來、要素流動和人才交流,有力地推動了全球化進程,也成為全球經濟復蘇和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動力。”肖亞慶説。

  肖亞慶表示,下一步,國務院國資委將繼續推動中央企業深入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以共商、共建、共用為原則,不斷深化沿線國家在裝備、技術、管理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努力打造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為促進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李帥]